直到今天,朱磊也不愿意接受,一貫自詡“靠本事吃飯”的自己,卻與當地曾轟動全國的買官賣官案連在了一起。
2009年,他任東部某縣經濟開發局副書記。那時,盡管只是一個科級干部,但無論綜合協調能力還是招商引資業績,他都是全縣出名的能人。按照當地人們的看法,只要有空缺,他被提拔為鄉鎮鎮長順理成章。正因為這樣,在一些“中間人”的暗示、點撥下,他也隨大流地逢年過節向當時的縣委主要領導作了些“表示”。
在當時的朱磊看來,他的行為不是買官,以那位領導明碼標價的“行情”來看,這點“表示”遠遠不夠。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讓自己不因為顯得另類而被排除在候選人名單之外,“領導可能記不住誰送了,但一定記得誰沒送”。
讓朱磊沒有想到的是,這一隨大流的做法,幾年后竟然讓自己跌了個大跟頭。2014年9月,當地主要領導買官賣官案被嚴肅查處并通報全國,涉案的黨員干部均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處理。朱磊就是其中之一。
朱磊的“跌倒”,是波瀾壯闊的全面從嚴治黨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的有力折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出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莊嚴承諾,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勇氣打虎拍蠅獵狐、正風肅紀反腐,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贏得民心,標本兼治不斷深化,全黨歷經革命性重塑,面貌煥然一新。
“全面、從嚴,體現在每名黨員干部身上,就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觸碰紀律紅線”,遼寧省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張麗君說,十八大前,他們受理的案件中多數都涉法,單純違紀的僅占10%,只要不違法就沒人管的問題比較普遍。十八大后,全省運用第一種形態和第二種形態處理人數逐年上升,2018年達到94.2%,涉及多是在以前可能不算問題的老問題,比如公款吃喝、公車私用、違規發放福利以及逢年過節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
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彰顯的是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但是,懲是為了治。處分干部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處罰,而是教育挽救,防止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滑得更遠。沈陽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冬石說,回頭是岸得有岸,對犯錯誤的干部,應該用竿子把他們拉上來,絕不能一處了之,讓他們心灰意冷,那無異于把他們捅下水去。他認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錯。“跌倒”的干部能不能重新站起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黨組織能不能伸手拉他們一把。
對此,朱磊有著切身感受。
接受紀律審查期間,在紀委同志耐心細致地幫助下,他深刻認識到,當地政治生態惡化不是自己犯錯誤的理由,反而是自己的隨大流助長了不良風氣的蔓延。深感愧疚的他明確表態,愿意接受組織對自己的任何處置,甚至做好了被移送的思想準備。但是,綜合考慮犯錯的情節、性質、認錯態度以及當地政治生態,朱磊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行政免職處理。朱磊深知,這是組織給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機會。
那段日子里,他懊悔,在名利面前背棄了自己的入黨誓言和人格底線;他惶恐,如果買官賣官案的蓋子沒有揭開,他很可能邁入買官者的行列而走向犯罪;他彷徨,擔心組織不再信任、同志們看不起……沉重的思想包袱令他意志消沉、心灰意冷。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受到處分處理后,組織又一次向他伸出了雙手。為了讓他盡快走出低谷,有關部門根據他的專長把他協調安排在縣***某部門負責招商引資工作。而且,無論是縣委、縣紀委還是縣委組織部的領導同志,只要碰到他,哪怕是在開會間隙,也會主動詢問他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情況,鼓勵他振作起來。
回想那兩年的心路歷程,朱磊深有感觸地說,正是這一次次暖心的談話和關懷,才使他逐漸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新站了起來,“我不在乎是否還能被重用,只希望做出成績回報組織對自己的信任”。他不分晝夜地前往上海、北京、青島等地招商,與一些大型企業進行洽談對接達成合作協議,僅2016年就引資5億元。
認真的悔錯、改錯態度和突出的工作業績,使他再次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認可。2016年10月,他被任命為縣文體局局長。僅一年時間,他就帶著這一多年排名靠后的單位,在全市綜合評比中贏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18年又獲得了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惠民小品試驗縣、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民健身運動先進單位等多個省級榮譽稱號。
像朱磊這樣受處分處理干部的“后來”故事,并非個例。記者在采訪中,不止一次見到類似情節中的主人公——
南部某市一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在處分影響期內,負責了5個公園、4個文化廣場的改造工程,涉及資金4000多萬元,沒有出現一起違規問題。
中部某縣法院院長曹某因問責被調整到新崗位后,立志將功補過,不到3個月就使新單位工作從全省倒數第一沖進前三位。
東北某市財政局局長鄭某被免職期間,在本市債務到期面臨失信危機之時,主動請戰,利用***知識和豐富經驗爭取到借貸資金,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為當地贏得了可貴的再發展機會。
“在這些受處分處理的干部中,真正屬于爛樹的只是極少數,大多數是歪樹、病樹,只要我們能積極地去扶正、醫治,就有可能幫助他們恢復健康。”遼寧省鐵嶺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淼認為,走到領導崗位上的黨員干部,都是經過組織培養多年、各單位的工作主力,因為他們犯了錯誤就一棒子打死的做法,既是對干部不負責,也是對事業不負責。
鐵嶺曾是腐敗的重災區,十八大以來先后有10名副廳級以上領導干部接受組織審查,包括兩任市委書記和兩任市長,涉案黨員干部312人次。兩年來,市委書記帶頭,各級黨委、紀委負責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涉案人員進行回訪,通過一次次的促膝談心,幫助他們樹立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的信心和勇氣。
截至目前,312名干部的處理全部平穩落實,對85名涉案干部進行調整、交流或免職。“許多同志盡管背著處分,但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鐵嶺能走過最艱難時期并企穩回升,離不開他們的共同努力。”張淼說。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