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掌摑”【zhǎngguó】成為了熱詞
夜里個晚上和朋友視頻聊天
不知怎么就喧到了這個話題
朋友懂裝不懂笑問我:
“你看我都活了一把年紀哩,
就是聽不懂這個掌摑是啥意思,
你能不能說個人話,
這個詞要是用焉耆話咋說呢?”
我大笑不止
也懂裝不懂的回敬說:“就是打臉!”
他繼續(xù):“這個也聽不懂!”
我:“就是給了一耳把子!”
他:“還是繞口得很,一點都不生動!”
于是我壞笑著說出他和我都想要的答案:
“就是一批?”
他哈哈哈哈哈哈大笑不止
笑聲估計震動了房頂
他媳婦沖到鏡頭跟前笑著罵道:
“我把你們兩個勺子,多么大的人哩,
咋還和娃娃家一樣,這會兒都幾點哩,
你們都是夜游神嗎?”
閑話扯到這兒,進入今天的正題
我們來諞一下“批?”這個詞
批?,新疆焉耆方言音讀為【pǐdóu】
指“用張開的手掌狠狠地打人臉”
與“打耳光”、“打巴掌”
“扇耳把子”的意思相近
但打的程度要深一些狠很多
用熱詞說就是“掌摑”
如:“我剛想辯解兩句,人家二話不說
上來就是一批?”
“批”指用手掌打,如“批頰”(打嘴巴)
《說文解字》釋為:“手擊也”
“?”也指“用手擊”
《集韻》釋為“當侯切,音兜。批也。”
《字匯》釋為:“?,?也”
“?”通“兜”,有“兜住”之意
用“?”的動作打臉
有把五指并攏形成淺兜狀
用手掌最大面積打到臉上之意
所以“批?”要比一般的“打耳光”要狠
非常湊巧的是,在《康熙字典》里
“?”和“摑”這兩個字
是緊挨著排在一起
批?的“批”也寫作下圖這個字
有“反手擊”之意
“批?”與“掌摑”義相近
但也有顯著的區(qū)別
“掌摑”是指用張開的手掌拍打
五指不并攏
這是與用封閉手掌形成拳頭的拳擊相對而言
“掌摑”通常的目標是臉部
但也有可能是攻擊其他身體部位
而“批?”是手掌張開但五指并攏
并且專指打臉
“批?”在很多方言區(qū)內(nèi)
被寫作“比斗”,指“耳光”
如晉語中“抽比斗”指“打嘴巴”
“挨比斗”指“挨打或挨打嘴巴”
“比斗由子”指“招惹是非,自討挨打的人”
或者“干壞事,該挨打的人”
如:“兀先那人是比斗由子
一天兒經(jīng)常叫眾人打他。”
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
認為這個詞中的“批”是下圖這個字
這個字看上去
就讓人有臉上狠狠挨了一巴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