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候很熟悉一種植物,叫“洋蹄花”,一種非常好看的花,后來知道它的學名叫狼毒。這么好看的花,起了這樣一個有些有些恐怖的名字,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鬧羊花”,羊吃多了這種草就會中毒,“鬧”是方言,用普通話說是“毒”的意思。
2.很多的中藥有好幾個甚至一二十個名字,這些名字是認識中藥藥性的一個捷徑。狼毒,別名斷腸草、拔蘿卜、燕子花、饅頭花、藥雞花、頭疼花、死孩子胳膊,還有一個名字叫大將軍。
從名字就可以看到這種花對人的影響,第一是肚子疼,第二是頭疼,第三是有毒,第四藥性很猛。
3.《神農本草經》是這樣介紹狼毒的:“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瘡,鼠痿疽蝕,蠱毒。”,弄明白這些字要下些功夫才行。
《別錄》上說:“療脅下積癖”,應該和肋間神經疼有關。
要認識中藥的藥性,最要緊的書是《神農本草經》、《千金方》和高校的《中藥學》教材。
4.醫者,毒事也。某些人動不動以部分中草藥有毒而否定中醫,實際上好多的西藥也是有毒的,只是醫生把這個叫處方藥,對癥才用。酒也是有毒的,煙也是有毒的,談毒色變大可不必。
打一個比方,土匪是喜歡玩槍弄棒的,土匪來了,只有更歷害的玩槍弄棒的人才能把他們趕跑,手頭沒有家伙,土匪來了也沒辦法。藥物也是這樣,醫生手中的武器就是藥的偏性、或毒性。
5.狼毒根可以造紙,在***地區,人們用狼毒造的紙印刷佛經,這種經書不會蟲蛀,它的存放時間能達到千年以上。
狼毒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治療皮膚癬,可以治療腳氣,甚至有人用它治療癌癥,它的毒性很大,不會用可能會致人死亡。
6.欣賞一首宋代禪師釋道生寫的一首和狼毒有關的詩《偈頌二十二首·其一》。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狼毒砒霜,那容下口。直饒透出威音前,也是癡狂外邊走。圖片源于網絡,如涉版權,請說明以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