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里是KI健身,最近的文章會跟大家一起說一說手臂的訓練動作,對于手臂我們最常練到的就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如果注重細節的雕刻,也會練到肱肌和肱橈肌,對于小臂的訓練,我個人愚見對于新手和沒有針對性需求的朋友沒必要專門訓練小臂,平常訓練中多少會帶到一些。
今天跟大家說的訓練動作是杠鈴彎舉,非常常見的一個訓練動作,可以有效的訓練肱二頭肌,主要的是訓練維度。這個動作是公認的訓練肱二頭肌最好的動作。當然只是公認最好,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是最好的,就事論事,訓練中切忌死板,自己感覺好的動作就是好動作。
動作原理:這個動作主要運用的就是肱二頭肌使肘關節屈的原理,所謂的肘屈就是俗語說的屈肘。這只是肱二頭肌的一個功能,另外兩個是肩關節屈和小臂外旋,通俗一點就是小臂向前、大臂向前、小臂向外轉。
另外一點就是有朋友對遠固定和近固定不是很清楚,這個是我不好,自我感覺這個定義對于咱們普通訓練者沒什么意義,怕說多了反而讓大家更混亂,也就沒有解釋,關于固定我也不給大家說定義了,就直接說我的理解,遠固定就是遠端固定然后軀干動,比如引體向上;近固定就是軀干固定,遠端動,比如二頭彎舉,是的今天的訓練動作就是一個近固定的訓練動作。
目標肌肉:肱二頭肌長頭和短頭,這個動作對長頭和短頭都有非常好的訓練效果。
輔助肌肉:肱肌、肱橈肌。
動作要領:這個動作我是比較喜歡用小曲做,小曲就是上圖的帶有小曲度的桿,有的人可能喜歡用直桿。這個都可以,咱們先以最常見的站姿杠鈴彎舉為例,跟大家聊一聊,正手全握杠鈴,握距與肩同寬,雙腿分開與髖同寬,腳尖朝前,膝蓋和腳尖方向相同,腹部收緊,腰背挺直,肩帶縮回下沉,大臂夾緊身體,杠鈴不觸碰身體,呼氣發力,大臂不動,肱二頭肌發力帶動小臂彎舉到肱二頭肌最大收縮處,肱二頭肌有收縮感,吸氣還原,重復動作呼吸速率2~4秒。
注意事項:腰背保持挺直,腹部收緊,身體不能晃動,不能聳肩,不要借力。
常見問題:這個訓練動作其實比較好掌握的。
動作變換:這個動作的變化動作比較多,不過KI告訴大家的都是一些經驗之談,有很多也是我辛苦積攢來的,如果大家覺得有用,順手點個贊就是對KI最大的鼓勵,在這里謝謝大家了。鋪墊的這么煽情,不跟大家說點有用的都不好意思了,后退,我要開始裝逼了。先看圖
看完圖其實我要說的也差不多了,不過額外再告訴大家一個肱二頭肌的小秘密,大家現在已經知道了肱二頭肌有長頭和短頭兩個頭,小秘密就是:長頭大了,肱二頭肌的肌峰就高,從外側看手臂顯得粗壯;短頭大了,整個手臂的維度變化會更明顯。當然長頭和短頭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對于想訓練的更細致或者自己的長短頭相差較大,可以參照一下,均衡發展。
當周圍的人還只知道練肱二頭肌的時候,你已經知道長頭和短頭了,并且知道怎么練,這對于自己的訓練是不是更加有幫助呢?能夠幫助到大家,讓大家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訓練***就是KI健身的孜孜追求。這逼裝的,我都快要感動了。
再額外說一點就是之前提到的彎舉的二十一響,就是下半程7個,上半程7個,全程7個。你會爽爆的。
再再額外跟大家說一點,哈哈哈,我都覺得煩了,不過還是想告訴大家,肱二頭肌最大張力角度是115~120°,啥意思,就是你最后一個彎舉上不來的角度。
今天跟大家叨叨這么多,其他的以后再說吧,覺得有用的話記得點贊哈。
訓練安排:這個動作變化是比較多的,可以放在第一個動作可以放在后面的動作,新手建議做5~6組,每組12~20個;老手4組左右,每組4~12個。組間間歇都是60~90秒。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說到這里。愛健身,愛生活,希望健身能夠帶給大家更好的生活,這里是KI健身,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點贊、轉發、評論,同時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KI健身。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