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第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第二大城市是河內市。奇怪的是,越南首都選擇在了河內,而不是胡志明市,這是為什么呢?
越南地圖
越南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國家,面積只有3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卻長達3260多公里。做個形象的比喻,越南國土面積是3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我國的哪個省份呢?黑龍江省的國土面積是47.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1.43個越南大小。越南全國人口9270萬,而中國廣東省的人口就達到1.12億人,遠遠超過越南。
越南的第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GDP總量占越南全國比重每年給達到驚人的22.6%,遠遠超于其他城市。但是,越南首都卻不是胡志明市,而是選擇在河內市。按照慣例來說,很多國家都會將首都選擇在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越南為啥反其道而行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地圖
1、我們仔細看越南的地形,好像是一個丁字形,北面稍稍寬一些,而南面則非常狹窄。河內位于北部“丁”字頭的區域,四周國土還算寬闊。但是,胡志明市則不一樣了,地處“丁”字形最南端的狹窄區域,離鄰國柬埔寨也就是200公里,開車不到2小時就到了。所以,對比胡志明市和河內市,河內市更安全些,戰略縱深也寬廣些。
2、河內建城很早,公元前200年就已經建城了。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越南是中國的領土,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今日的越南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范圍之中。隋朝的時候,河內就成為中國交趾郡的治所。唐朝的時候,河內是安南都護府治所所在地,是當時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朝的時候,河內是明朝交趾布政使司,也就是交趾省的省會。到了1831年,脫離明朝管轄的越南阮朝的明命帝定此地為陪都,見城市環抱于紅河大堤之內,遂改稱為“河內”,一直沿用到今天。通過這個,我們就知道,河內作為中心城市的時間太長了,所以越南將首都定在了河內。
地圖
3、殖民運動開始后,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河內是“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府所在地。二戰末期,日軍完全控制越南局勢,胡志明、武元甲等人在越南北部積極活動,并在二戰結束后不久就和法國人發生了戰爭。最終打了八年之后,法國承認越南獨立,而且愿意在不久之后讓越南舉行全國大選。
作為二戰戰勝國的美國,害怕越南徹底被東方陣營所控制,所以接替法國在越南南方重新扶植起了吳廷琰(yǎn)政權。這樣,越南又一次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北越的首都仍然是河內,而南越的首都則是西貢。
1975年4月30日,北越擊敗南越,攻克西貢,越南重新實現了統一。為了紀念胡志明,越南西貢改名為胡志明市。從這點來說,胡志明的根據地在北方河內,而不是改名為胡志明市的西貢市,所以越南建立后,不可能將首都選擇在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
4、今日越南南部大部分區域,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內,并不是越南領土。根據資料記載,南越大部分區域,包括胡志明市都屬于一個名字叫做占婆國的國家。
越南與占婆國時好時壞,有時會大打出手。根據資料記載,到公元15世紀初,占婆國王和明朝一起南北夾擊越南,最終明朝滅掉越南,而占婆國也奪回一些早前被越南占領的領土。在公元1428年,越南脫離明朝,建立了后黎朝,不久后再次發兵攻打占婆國,最終將大部分占婆國領土并入自己的版圖,使占婆成為自己的藩屬,最終在19世紀完全將其吞并。所以,與河內相比,胡志明加入越南的時間短的很,所以相比之下,河內更適合做首都。【參考資料:《真臘風土記·屬郡》、《越南歷史》】(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