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認楠木呢
沒有金絲楠木這個樹種,金絲楠主要出自楨楠屬的楨楠或紫楠。楠木中的金絲,實際上是樹的膠質經過氧化后形成的,但只有上好的楨楠老料經過百年以上的氧化過程才有機會生出黃金般的條紋,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據清朝內務府造辦處的選料標準,整塊木頭上的“金絲”覆蓋率必須達到80%以上。金絲楠木葉子。細。小。薄。楨楠:樟科楨楠屬。四五十米高常見。幼枝和幼葉密生褐色絨毛。單葉互生,革質,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8~24厘米,寬4~9厘米,先端短尾尖,偶為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幼時脈上有細毛,后漸脫落,下面灰綠色,脈上密被棕色細毛,網狀脈凸起。即使確定了你需要鑒定的大樹,確定是金絲楠木,也只能證明這棵樹是什么樹種,金絲楠木需要楨楠老料經過百年以上的氧化過程才有機會生出黃金般的條紋,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香楠屬于:茜草科茜樹屬,最高的也就12米,比楨楠或紫楠矮,枝無毛。
紫楠也可以經過百年以上的氧化過程,也有機會生出黃金般的條紋,只要生成金絲也可以稱為金絲楠。紫楠屬于:樟科楠屬,樹高20米。。葉革質,倒卵形、橢圓狀倒卵形或闊倒披針形,長8-27厘米,寬3.5-9厘米,通常長12-18厘米,寬4-7厘米,先端突漸尖或突尾狀漸尖,基部漸狹,上面完全無毛或沿脈上有毛,下面密被黃褐色長柔毛,少為短柔毛,中脈和側脈上面下陷,側脈每邊8-13條,弧形,在邊緣聯結,橫脈及小脈多而密集,結成明顯網格狀;葉柄長1-2.5厘米。
水楠不是一個專有樹種,是業界對金絲楠以外的楠木的一個統稱,因為總有不良商家以其他楠木來冒充金絲楠,所以稱之為水楠。一般冒充金絲楠的楠木品種有緬甸金絲柚、緬甸金絲楠、潤楠和云南黃心楠等。緬甸金絲柚:學名,黑心木蓮,楠木的一種。金絲柚冒充金絲楠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也是小玩家最容易上當受騙的,現在到處都充斥著這類假貨,即便現在仍在拍賣中。
水楠的顏色發白,很淺,然而金絲楠的顏色是發綠發黃的,這個是很容易辨別的,然后最簡單的就是聞味道,水楠的味道很刺鼻,久聞可以問到臭味。但是金絲楠的味道是帶點淡雅的清香味的。
金絲楠木有幾種
近來,金絲楠木在市場上價格飛漲,導致部分消費者盲目購買金絲楠木作為投資,這是極不可取的,因為金絲楠木鑒別***性較強,普通人極易看走眼(https://www.wood888.net/club/show-380.html)
目前市場上的金絲楠木主要有三類,一是新金絲楠木,國家禁止砍伐且數量極為稀少。二是老金絲楠木,來自古代廟宇維修拆下來的,還有古墓出土的。三是河里和地殼變遷深埋在地里的烏木金絲楠木,即陰沉金絲楠木,主要出在四川
楠木怎么種植一棵楠木植多少錢
分布于我國的四川、貴州、湖南和福建等省(區)。在長江以南各省(區)以至臺灣省均可栽培。
生物學特征
耐阻樹種,適生于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的地方,特別是在山谷、山洼、陰坡下部及河邊臺地,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質土壤上,生長尤佳(https://www.wood888.net/club/show-379.html)
深根性樹種,根部有較強的萌生力,能耐間歇性的短期水浸。壽命長,病蟲害少,能生長成大徑材。
在幼年期,頂芽發達,頂端優勢明顯,主干端直茁壯,側枝較細短,冠層厚而密,整個樹冠呈尖塔形。及至壯年期,隨著高生長的減慢,側枝的擴展,樹冠變為鐘形,但冠層仍較厚。
幼樹的頂芽一年形成三次,抽三次新梢,即冬芽—春梢—夏芽—夏梢—秋芽—秋梢。一般春梢生長慢,夏梢和秋梢生長快。特別是在6月上中旬(夏梢期),頂梢10天可增高30—40厘米,平均日生長達1.5—2.0厘米,為全年生長的最高峰。8—9月也有一次生長高峰,但不如前者快,兩次高峰的生長量,占全年高生長總量的70%以上。胸徑生長主要是在5—11月,其生長量占全年總生長量的70—90%。
據解析木資料(福建三明):一般天然生楠木,初期生長甚緩慢,20年生,高和胸徑的生長量僅5.6米和4.1厘米,至60—70年生以后,才達生長旺盛期。
楠木樹高生長以50—60年最快,胸徑以70—95年最快,材積以60—95年最快。特別是材積,60—95年間的生長量占樹干總材積生長量89%,90—95年間生長量,占樹干總生長量25.5%。表明楠木具有后期生長迅速的特性。
但在人工林中,楠木初期生長則遠較天然林生長迅速。13年生的人工林與20年生的天然林相比,則人工林胸徑、樹高和材積的年平均生長量,分別比天然生長快3倍、2.3倍和7.1倍。
楠木幼年期根系生長發育較好,主根能深入土壤下層,側根數量也較多。
造林技術
楠木4月開花,種子成熟期在“小雪”前后,果皮由青轉變為藍黑色,即達成熟。采種選20年生以上的優良母樹,用鉤刀或高枝剪剪下果枝,采取果實。采集的果實,要及時處理,處理的***是將果實放在籮筐或木桶中搗動,脫出果皮,再用清水漂洗干凈,置室內陰干,切忌曝曬,水跡稍干,即可貯藏。一般100公斤果可出種子40—50公斤。種子純度92—99%,千粒重200—345克,場圃發芽率達80—95%。種子含水量較高(20—40%),容易失水開裂,子葉發霉,喪失發芽力,因此,處理好的種子須馬上用潮濕河沙倒分層貯藏。如需催芽,可貯放在溫度較高或有陽光照射的地方,這樣“立春”前后種子開始大量萌動,用來播種能提早數天發芽。
楠木幼苗初期生長緩慢,喜陰濕,宜選擇日照時間短,排灌方便,肥沃濕潤的土壤作圃地。土質粘重,排水不良,易發生爛根;土壤干燥缺水,則幼苗生長不良,又易造成灼傷。播種從“大寒”至“雨水”均可進行。播種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筑床要細致。一般用條播條,條距15—20厘米,條寬6—10厘米。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播后覆蓋火燒土1—2厘米,再蓋草或鋸悄、谷殼,以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后,要及時進行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于日照時間長,地表溫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為害,因此尚需給以適當遮蔭。但據福建三明莘口林場試驗,選背陰圃地,適當提高留苗密度,使床面保持一定的覆蓋,不遮蔭亦可避免幼苗灼傷。間苗應分期進行,要量少次多。7月苗高達10厘米左右時,即可定苗。每畝留苗3萬株。8—10月為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間,應加強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11月份還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長,因此在苗圃后期管理中,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時受凍害。1年生壯苗造林比2年生苗造林效果好。一些生長細弱的苗木,可留圃一年再造林。
楠木喜濕耐蔭,立地條件要求較高,造林地以選擇土層深厚、肥潤的山坡、山谷沖積地為宜。造林地條件差則不易成林。整地要求細致,一般林地用帶狀深翻,肥沃林地可穴量。穴徑50厘米,深30厘米以上。造林季節,從“冬至”到“雨水”均可,但早造比遲造好。據福建三明莘口林場經驗:“大寒”造林成活率比“雨水”高25%。2年生苗可提早到“大雪”造林。楠木幼年期生長較慢,冠幅也較窄,初植密度可適當加大,以每畝167—200株為宜。植苗造林栽植前要適當修剪部分枝葉和過長根系。1年生苗側根雖較多,但比較嫩,容易干枯,所以起苗要隨即打好泥漿,加強保護。盡量做到隨起苗隨造林。栽植時,選阻天和小雨天,嚴格掌握苗正、根舒、深栽、打緊等技術措施、以保證成活。
由于楠木初期生長慢,易遭雜草壓蓋而影響成活和生長,因此需加強撫育管理。造林后3—5年內,每年撫育二次,山坡下部及山谷雜草繁茂地帶還應適當增加撫育次數。撫育時間應安排在楠木生長高峰季節到來之前,即第一次撫育在4—5月,第二次撫育在7—8月。楠木樹冠發育較慢,幼年又較耐蔭,所以幼林嚴禁打枝,撫育時也不得損傷樹皮,否則將顯著減弱其生長。楠木林在樹冠完全郁閉,林下雜草消滅,出現較多的被壓木時,應進行撫育間伐。采用弱度的下層撫育法,即伐去明顯的被壓木,雙杈木以及優良木周圍的競爭木。間伐強度,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林地較肥沃,初植密度較大的(如每畝222株),可伐去株數30%左右。
主要蟲害防治
1、蛀梢象鼻蟲:以幼蟲鉆蛀嫩稍為害,使被害梢枯死。據調查:為害嚴重的,被害株數可達69.1%,早口密度為16.5頭/株,平均每株被害梢數占平均每株總梢數5.1%。
成蟲體長圓柱形、漆黑色。體長5.2—7.5毫米。喙長約2毫米。前胸背板有鯊魚皮狀突起。鞘翅各有10行刻點,前足腿節上有一強大的刺。幼蟲:體乳白,老熟幼蟲長5—8毫米,頭部黃褐色。蛹體淡黃褐色,長6—8毫米,頭部及前胸背板淺灰色,有許多褐色圓圈、腹部有許多小刺列,腹末有刺狀突起二個。
一年一代,以成蟲越冬。于3月份楠木抽梢時,成蟲產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蟲在當年新梢中蛀食為害,蛀道長10厘米左右。幼蟲期3月底到4月中旬,幼蟲成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期長,直到次年3月份產卵后死亡。
防治***(1)在3月份成蟲產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蟲盛發期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可殺死梢中幼蟲。
2、灰毛金花蟲:以成蟲啃食嫩葉、嫩梢及小葉皮層,嚴重的可使嫩梢枯萎。被害株率達80%以上。最多被害株有蟲50多頭。
成蟲體黑色,密被灰白色毛,外觀呈灰白色。體長5—7毫米,觸角線狀,鞘翅近肩角處有一瘤凸起,翅面有許多不規則的顆粒狀突起,并有三條隆脊。
3月底到6月份均有成蟲出現,4月中下旬為盛發期。
防治***:在4月下旬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