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學(xué)家曹操曾寫過一首《短歌行》: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這里的“去日苦多”,其實和“人生苦短”意思是一樣的,它并不是說過去的時間苦日子多,而是苦于過去的時間太多了,沒有好好珍惜時間。這是一種對時光流逝得太快的感慨。其實,人生也是一樣,轉(zhuǎn)眼之間,我們就已經(jīng)走過人生歲月的許多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了,以下的三種苦,我們卻覺得十分漫長,也最感同身受,讀懂的人,都已經(jīng)人到中年了。所以,往后余生,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啊。那么,究竟是哪三種苦,人到中年的我們,最覺漫長,最感同身受呢?
第一種苦:寂寞的苦很長。
寂寞是什么?李煜說,寂寞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愁緒;寂寞還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無可奈何;李白說,寂寞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借酒澆愁。是啊,人到中年,都經(jīng)歷過人生的許多波折和無奈,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煩惱中度過。而在經(jīng)歷這些煩惱和愁緒的時候,我們的身邊,往往空無一人。于是,我們只能守在一個人的世界里,承受著孤獨的煎熬。
也許,我們也曾經(jīng)在某個讓我們感到痛苦,感到寂寞難熬的午夜。也許,在寂寞中,我們會突然一個人醒來,然后清醒無比地坐在沙發(fā)上,看著窗外無比漆黑的夜色,突然流淚滿面。也許,這樣的一種情緒宣泄,只是對寂寞的一種無聲地抗拒吧。這樣的一種寂寞,會長長地留在我們的記憶里,多年以后,我們都難以忘懷。有人說,這就是人到中年的一種傷感,這種傷感,會讓我們覺得那時候的寂寞,真的很長,很長。
第二種苦:得不到的苦很長。
網(wǎng)絡(luò)上有一句話曾經(jīng)很火:“得不到的永遠(yuǎn)在騷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得不到的東西,你拼命的想要去得到。是啊,在我們身邊,那些拼命對我們好的人,我們往往卻不知道去好好珍惜,而那些我們得不到的東西,或者某種情感,我們卻感到悵然所失,會長時間地沉湎在對這些得不到的東西遺憾中。這些遺憾,會漸漸地變成一種“心苦”,讓我們常常想起,然后,長時間地嘆息。
其實,這樣的一種“得不到之苦”,是一種對得失輕重的錯誤判斷。很多東西,我們已經(jīng)得不到了,我們卻長時間地沉湎其中,去長時間地承受這些“苦”,這樣一來,這種“苦”就會讓我們作繭自縛,難以走出。于是,這樣的“得不到之苦”就成變成一種心靈的負(fù)擔(dān),經(jīng)常性地讓我們感到苦惱和痛苦。而對于那些我們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我們卻不知道珍惜,最后往往會讓我們“撿不了芝麻,也丟了西瓜”。這時候,那些“得不到之苦”和“正在失去的苦”,會讓我們苦上加苦的。
第三種苦:初戀的苦很長很長。
關(guān)于初戀,《詩經(jīng)》里面有首詩歌《初戀》,是這樣描述的:子襟飄飄,步履孑瀟。子碩風(fēng)華,與之相迎。和羞望之,目不回收。含羞望之,一笑傾慕有。子襟姍姍,步履翾翩。子碩風(fēng)華,與之擦肩。和羞回首,魂隨君走。含羞回首,入骨相思游。子襟訕訕,步履窎遠(yuǎn)。子碩風(fēng)華,與之天涯。和羞回首,念之悠悠。含羞回首,入骨相思愁。這首詩歌,寫出了一個人對初戀之情的深深迷戀,乃至對初戀的那種“入骨”的相思愁。
是啊,哪一個人沒有經(jīng)歷過初戀的愛情的故事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有美好的結(jié)果,大部分人的初戀,都是無疾而終,于是,留給我們的,往往是對過往情感的深深懷念,這種懷念,在心中,就會漸漸變成一種相思的苦,久久地駐守在我們的心間,讓我們難以割舍,無法忘記,甚至有的人,會一輩子記在心靈,無法忘記。但是,這樣的一種難以忘懷的“苦”,往往會徒增我們的很多苦惱,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及時地放下。
朋友們,“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既然這樣,那么好吧,就讓我們帶著這些過往的秘密,心中的“苦澀”,去好好地找個心靈的棲息地,帶著這些過往的美麗情節(jié),好好地?《隱居》?在我們心靈的桃花源地吧。也許,在那些花開花落的寂靜中,我們卻可以把那些過往的“苦澀”果實,靜靜地消化掉,讓經(jīng)過我們心靈凈化過的“苦澀”種子,生根發(fā)芽,長出美麗的花朵,重新開始我們新的人生吧。往后余生,讓我們心如止水,淡淡地看著自己的故事情節(jié),隨著花開花落花滿天,悄然地度過我們最后的余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