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為什么要炒豆子?一個小竅門,教你炒出來的豆子松脆噴香!
二月二龍抬頭,也是春耕的開始,萬物復蘇,這一天各地的習俗都不一樣,有吃龍耳的,有吃炸糕的,有吃豬頭肉的,有吃棋子的,還有像我們這里一樣吃糖豆的,昨天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面糖豆的做法,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另外一種炒豆子!
對于炒豆子,也有一個美麗而感人的傳說,據說武則天登基,玉皇大帝大發雷霆,命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往人間降雨,老百姓們處于水深火熱當中,苦不堪言。其中主管天河的玉龍,不忍心百姓如此受苦,便向人間降了一場大雨,玉皇大帝得知之后,把玉龍貶入人間,壓在山下,并立碑“玉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老百姓們為了報答玉龍,四處想辦法,農歷二月二這一天,大家發現玉米和黃豆都是金黃的,很像金豆,炒一炒不就開花了嗎,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大家互相告知,家家戶戶開始炒豆子,供奉在庭院,玉龍這才得救!
所以延續至今,不管是真事,還是傳說,大家都會在二月二這一天吃糖豆,吃炒好的黃豆。而現在不僅僅是黃豆了,豌豆、黑豆,大家都會炒來吃。那么炒豆子,也是有小竅門的,炒的好吃的豆子應該是松脆的,而不是硬的像石頭子兒,怎么炒呢,一起來看哦!
【炒豆子】食材:黃豆、豌豆、鹽、油。
【步驟】1、準備一些黃豆,挑去壞的爛的。家有黑豆的也可以準備一些。
2、我還準備了一些豌豆,豌豆油炸也特別好吃,今天先用一些炒著吃。
3、兩種豆子全部清洗幾遍,用清水浸泡。小竅門就在這里:不需要泡上一天一夜,泡時間太長,皮都快泡掉了。只需要泡1-2個小時,豆子剛剛濕透就可以,這樣能保證炒豆子不易糊,還松脆。
4、準備一口比較厚的鍋,如果鍋比較薄,就在鍋里刷薄薄一層油。倒入兩種瀝干水的豆子,先用大火翻炒。
5、翻炒至肉眼看不見水分,轉最小火,慢慢炒,豆子比較難熟,所以炒的時間會比較長。
6、炒好的豆子表面微焦,用鏟子炒起來變得輕盈,響聲也比較清脆。加入一勺鹽拌勻就可以了。放涼之后用袋子或者瓶子裝起來,保持酥脆。
炒豆子在農村,很多年長的都會用來當做下酒小零嘴兒,不過在這里還是建議,腸胃不好的人要少吃,即使吃,也是在上午中午吃,晚上就不要吃了,不宜消化。喜歡吃的人一次也不要吃太多,吃過多容易上火哦!
關注若愚媽媽在廚房,更多美食菜譜與您分享!你的關注、留言和轉發將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與動力,也歡迎您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美食天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