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有著許多植物,有時候綠蘿、龜背竹、文竹、鳥巢蕨、垂盆草等花卉也會生長在野外,不過如今比較少見了。而世界上已應用的巖石植物約有2000~3000余種,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分別是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像苔蘚植物大部分喜歡陰涼的環境,當空氣濕度比較高的時候,它的長勢會更好,經常緊貼在巖石上生長,如果將它種植起來,不僅具點綴作用,還能含蓄水分和養分,使巖石富有生機。
而巖石上還有1種很特別的野草,植株有30厘米高,這種植物被很多花友稱為“石葦”,它和金線蓮、七葉一枝花、車前草等野草一樣,具有較高的價值,同時也比較珍貴,如果花友們在巖石周圍見到這種植物,那么就要珍惜它了,比龜背竹、文竹、綠蘿、虎皮蘭、發財樹等花卉盆栽有價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巖石上的“1種野草”,有30厘米高,人稱“石葦”,有價值、珍貴!
石葦
這種經常在巖石上生長的植物,它的大名就是石葦,這種植物還有一些別稱,比如石樜、石皮、金星草等,就都是它的別稱,植株生長在巖石周圍的時候可能不起眼,但我們只需要知道它是一種有價值的植物就行了。石葦還是水龍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的高度普遍在12厘米到30厘米之間,有時候我們在樹上也能見到它。那石葦有什么價值呢?據《貴州草藥》和《本草圖經》記載,石葦有藥用價值,所以它是一種珍貴的植物。
石葦的形態特征
植株的根莖細長,橫走,密被深褐色披針形的鱗片,它的葉柄長度在6到15厘米,可以說是一種葉柄比較長的植物,而它的葉片為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這些葉片的長度在7厘米到20厘米之間,寬度1.5~3厘米。
生長環境
石葦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樹干上,或稍干的巖石上,在海拔100-1800米的山坡下、小溪邊、河邊、山溝里等地方也可以見到這種植物。植株分布在廣東、廣西、江西、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區,植株的根莖價值很高。
關于石葦這種特別的植物,就先介紹到這里了,花友們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