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花卉之一,也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花卉市場中占據著重大的作用。菊花的品種有很多花色也很豐富,不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還有著藥用價值與食用價值,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作用。此外菊花還有吉祥、長壽的含義,深受眾多花友們的青睞。那么,菊花要怎么進行栽培呢?接下去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菊花要怎么進行栽培?
1、盆土:菊花栽培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土壤,先小盆后大盆,經2~3次換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選用6份腐葉土、3份砂土和1份餅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澆透水后放陰涼處,待植株生長正常后移至向陽處。
2、澆水:春季菊苗幼小,澆水宜少。夏季菊苗長大,可在清晨澆一次,傍晚再補澆一次,并要用噴水壺向菊花枝葉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立秋前要適當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竄高瘋長。立秋后開花前,要加大澆水量并開始施肥,肥水逐漸加濃。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長,植株水分消耗量明顯減少,蒸發量也小,須嚴格控制澆水。
3、施肥:在菊花植株定植時,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現蕾時,可每周施一次稍濃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時,再施一次濃肥水后,即暫停施肥。如果此時能給菊花施一次過磷酸鈣或0.1%磷酸二氫鉀溶液,則花可開得更鮮艷一些。
4、摘心:當菊花植株長至10多厘米高時,即開始摘心。摘心時只留植株基部4~5片葉,上部葉片全部摘除。待長出5~6片新葉時,再將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個主枝,以后長出的枝、芽要及時摘除。摘心能使植株發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次摘心時,要對菊花植株進行定型修剪,去掉過多枝、過旺及過弱枝,保留3~5個枝即可。
5、疏蕾:當菊花在9月現蕾時,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個分枝上只留頂端一個花蕾。
以上就是有關菊花的知識介紹。盆栽的菊花適合選用和砂質的土壤進行種植,而澆水的多少則也要根據菊花植株以及季節的情況來進行決定。在菊花定植之前要施足足夠的底肥,之后再根據其實際情況來進行施灑肥料。而摘心與疏蕾工作也很重要,種植戶們要重視才能讓菊花更好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