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3日訊(記者李琴)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持續深化,正由理念倡導走向垂直深耕階段。近日,“數智武漢”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業行在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韓石化”)舉行,長江日報記者獲悉,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煉化一體化企業,該公司近年來大力推進智能工廠建設,累計投入資金超10億元,借力智能制造,盈利水平逐年上升,十三五期間人均產值超千萬元。
“中韓石化生產線上有2000多名員工,實現年產值近500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公司裝備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敝许n石化董事長劉家海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介紹,從2017年開始,中韓石化提出建設“三個工廠”,即綠色工廠、智能工廠、幸福工廠,“‘綠色工廠’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智能工廠’是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能級的路徑;‘幸福工廠’則是目的,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創造財富,為社會做貢獻,為員工謀幸福。”
中韓石化廠區。
由中國石化與韓國SK公司合資成立的中韓石化是湖北省最大的能源化工合資項目?!把b置自控率達到93%,操作平穩率達到95%,工藝報警降低80%,在中石化率先實現了工藝平穩性管理”,從中韓石化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這家湖北省的重點工業企業在智能工廠建設方面已卓有成效。
中韓石化智能化生產線。
兩周前,中韓石化智能立體包裝倉庫投用,該倉庫高37米,是目前亞洲地區最高的立體倉庫,集自動包裝、自動入庫、智能化儲存管理和自動化出庫于一體,年固體產品出貨量達60萬噸?!皞鹘y的包裝倉庫需要160名工人,現在不到60名,在提升生產效率、控***業風險、節約用地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眲⒓液Uf。
劉家海將立體倉庫形容為“看得見的智能制造”。他指著中央控制室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廠區里上萬臺設備、無數條工藝管線的海量數據都匯聚在這里,“這才是中韓石化‘看不見的智能’。”
據介紹,截至目前,中韓石化建設了集成共享的經營管理平臺、協同智能的生產營運平臺、互聯高效的客戶服務平臺、敏捷安全的技術平臺,“通過數字化改造和信息化升級,提升了企業全面感知、協同優化、預測預警和科學決策能力,創新了生產組織方式、運營管理模式,實現了精細化生產、智能化管理?!?/p>
中韓石化中控室。
“對于傳統石化行業來說,所有裝置已基本實現自動化控制,建設智能工廠有著先天優勢,但自動化只是第一步,要繼續提升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數字化和智能化是必經之路?!眲⒓液1硎?,機遇和挑戰并存,作為高危生產企業,中韓石化建設智能工廠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必須攻克的難題”,許多新型的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其他的工業場景上,引入石化行業時,又多了防爆和安全生產的要求?!凹词谷绱?,也要堅定不移地推行智能化升級,如果局限于客觀條件放緩我們的腳步,肯定被這個時代拋在后面,我們需要不斷地摸索?!眲⒓液Uf。
劉家海談到,“圍繞智能工廠建設,我們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不奢望一步到位。智能工廠的建設是一個迭代的過程,是一個個生產環節、一個個應用場景的建設,現實做法是把一些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技術持續迭代地植入到流程化工業生產中,特別是?;飞a行業中去?!?/p>
中韓石化“數字工廠”的建設正在推進之中,目前已實現了4套生產裝置數字化轉化,實現了三維可視化?!笆奈迤陂g,公司實體物理工廠將建設升級為“物理工廠+數字工廠”,既管理實體工廠,同時在數字工廠上精耕細作,發掘效益的創造點,在此基礎上打造智能工廠?!眲⒓液Uf。
【編輯: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