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師:
我寫文章時,有時分辨不清該用“對”還是該用“對于”,請您解釋一下。謝謝!
吉林讀者英漢芝
英漢芝讀者:
“對”有形容詞、動詞和介詞3種用法。
用作形容詞時,是“正確”的意思。例如:“你的意見很對”。
用作動詞時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表“對待”或“對抗”。例如:
(1)批評要對事不對人。(表“對待”)
(2)他用大砍刀對鬼子的指揮刀。(表“對抗”)
另一種用法是表“朝、向、面對”。例如:“窗戶對著馬路”“兩個管子對得不準就接不上了”“槍口對準敵人”。“對”后常帶“著”“得”等。
用作介詞時,是“對待”的意思。
需要分辨的是做介詞的“對”跟介詞“對于”的用法。
介詞“對”“對于”都表示“對待”,但“對”的使用范圍大于“對于”的使用范圍。行文中的“對于”,都可以用“對”來替換,而行文中有些“對”,不可以用“對于”來替換。
具體來說,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表示人跟人之間的關系,要用“對”,不用“對于”。例如:
(3)我對他說了幾句話。(不說“我對于他說了幾句話”。)
(4)同學們對老師很尊敬。(不說“同學們對于老師很尊敬”。)
(5)領導對你非常信任。(不說“領導對于你非常信任”。)
第二,在助動詞(也叫“能愿動詞”)、副詞后用“對”,不用“對于”。例如:
(6)我們愿意對這件事發表意見。(不說“我們愿意對于這件事發表意見”。)
(7)大家應該對這個問題多做調查。(不說“大家應該對于這個問題多做調查”。
(8)大家都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不說“大家都對于這個問題感興趣”。)
(9)我已經對他說了。(不說“我已經對于他說了”。)
既可以用“對”,也可以用“對于”的時候,“對”跟“對于”有語體色彩上的差異。“對”在口語、書面語中都用,而“對于”顯得莊重些,有書面語色彩,書面上用得多些。
另外,介詞“對”有時表示“朝、向”。例如:
(10)小李對小王笑了笑。
(11)老張對大伙兒點了點頭,走了。
“對于”沒有這種用法。這類用法的“對”也不可以用“對于”來替換。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原標題:“對”跟“對于”的用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急待”“急須”和“亟需”
“亟待”是“急迫等待”的意思。其中的“亟”是個文言詞語,義為“急迫”“迫切”。例如:
(1)這件事情亟待解決。
(2)這片森林里的珍稀鳥類亟待保護。
“亟待”帶有較濃的書面語色彩,因此“亟待”一詞一般用于書面語中。《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亟待解決”的用例。
《現代漢語常用詞表》(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中有“急待”(跟“亟待”同義)。可見“急待”在社會語文生活中也有一定流通性,但詞典多未收錄這個詞形。
在人民網上搜索,看到“亟待”的使用率遠遠大于“急待”。
故而,我們在寫公文的時候,特別是寫書面語色彩明顯的公文時,宜用“亟待”,不宜用“急待”。這樣做不僅使該詞語的寫法跟權威工具書相一致,也跟社會的主流寫法相一致。
“亟須”是“急迫須要”或者“迫切要”的意思,也帶有濃厚的書面語色彩。《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亟須糾正”的用例。
上世紀30年代出版的《國語辭典》中,曾有“急須”(跟“亟須”同義),現在的詞典一般不收錄“急須”這一詞形。在人民網上觀察,可以看到,“亟須”是主流用法,而“急須”則用得甚少。另外,在古代,“急須”還是個名詞,用來指“煮茶、暖酒的器具”或者“便溺器”。
因此,我們寫公文的時候,宜用“亟須”,不宜用“急須”。
“急需”是“緊急需要”或“急迫需要”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上有“急需”的詞條,并有“急需處理”“以應急需”的用例。
雖然《新華多功能字典》上有“亟需根本轉變”的用例,《現代漢語規范詞典》上有“亟需血漿”的用例,但跟“急需”比較起來,在社會使用中“亟需”用例較少。例如在人民網上觀察,“亟需”的使用數量遠遜于“急需”。
而且,在《漢語拼音詞匯》《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現代漢語常用詞表》中,都只有“急需”而無“亟需”。可見,就詞語的流通性而言,“急需”遠大于“亟需”。故而,我們在公文寫作中,表示“緊急需要”時宜用“急需”而不宜用“亟需”。
堅持寫“亟待”“亟須”“急需”,而不寫“急待”“急須”“亟需”也有利于避免在公文寫作中表示同一意思時詞形歧出。
(文章摘自《秘書工作》雜志2015年第1期。作者:杜永道)
~~~~~~
“亟”跟“急”的不同
杜永道
“亟”是副詞,意思是“急迫”。例如:
(1)這條河的污染很嚴重,亟待治理。
(2)這種過高消耗能源的生產方式亟須轉變。
(3)這里的幾種珍稀動物亟需保護。
(4)亟盼有關部門早日答復。
(5)對當地的幾種民間藝術,亟宜大力扶持,使其在新時代獲得發展。
“亟須”的“須”是助動詞,是“一定要”的意思。“亟須”后面一般接動詞性成分,如(2)。“亟需”的“需”是動詞,是“需要”的意思,“亟需”后面可以接動詞性成分,如(3);“亟需”后也可以接名詞性成分。例如:
(6)醫生正在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急救,亟需血漿,請附近幾家醫院盡快支援。
(1)至(6)中的“亟”可以用“急”來替換。例如:
(7)這條河的污染很嚴重,急待治理。
(8)這里的幾種珍稀動物急需保護。
但是用“亟”跟用“急”語體色彩有所不同。“亟”的書面語色彩明顯,“亟待”“亟須”“亟需”等多用于書面語,特別是公文。
“急待”等說法則比較口語化,多用于一般性場合。
另外,“亟亟”是“急迫”“急切”的意思。例如:“先生為此事亟亟奔走。”“他們在家中亟亟等待。”不過這種說法帶有文言色彩,在社會語文生活中使用較少。
(摘自《語言文字報》2013年9月18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