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天,談到了她那個特別敏感的孩子。她的孩子是一個特別愛鬧情緒的孩子,每次一鬧情緒就哭個不停,很難控制自己,而她往往是束手無策。偏偏她又屬于那種天生受不了孩子哭的人,一聽到孩子大哭大鬧,她的脾氣到先上來了,所以每次當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她也常常會跟著發(fā)飆,并且命令孩子“不許哭”!
孩子往往被媽媽生氣的樣子嚇得哭得更傷心,而這會讓她更加的厭煩。這個時候,她就會把孩子拉倒情緒墻那里讓孩子自己反省。什么時候孩子不哭了,才可以來找她。剛開始她覺得這個辦法還不錯,孩子確實能很快就不哭了,但是最近她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配合,她認為是自己對于孩子太過于嬌寵,所以這個孩子才會有這樣的行為。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許哭”可能是父母所采用的最無效最無奈的辦法,因為哭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fā)泄情緒的途徑,一旦我們讓孩子不許哭,就會帶來很多危害,比如他會不懂得去感受自己的情緒,它會變得害怕膽小,變得不知道該如何應(yīng)對挫折。
“不許哭!”堵塞了孩子情緒發(fā)泄的渠道,讓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的越來越多,他可能在我們面前不哭,但是他轉(zhuǎn)身就會把這種情緒變成另外一種能量去宣泄。比如說他可能會在幼兒園欺負別人,或者是在家里搞破壞,而且一旦我們讓孩子不許哭,這種行為會讓孩子變得隱忍,跟我們的關(guān)系也會受到阻礙。
我朋友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配合,并不是她對孩子過于嬌寵,而是她阻止了孩子情緒宣泄的渠道,導致孩子的情緒以其他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哭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個渠道,同時哭聲也是一種語言,背后有各種不同的含義,比如說有的孩子哭是***,有的孩子哭是發(fā)泄,有時候是他的悲傷和委屈,當然有時候她的哭純粹就是用來控制父母的一種有效的手段。
育兒書籍上有很多孩子哭泣時的解決辦法,其中最流行的一個就是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要抱抱她,安撫她的情緒。這個***很好,就是對父母的要求很高,有些父母難以做到,就像我的朋友,她聽到孩子的哭聲就煩,這個時候讓她去擁抱和安慰孩子,往往是只有其表,沒有其里。她的擁抱會很僵硬,臉色很不好看。
孩子有情緒,在哭鬧,我們也有情緒,這個時候讓我們單純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做法而忽略了成人的感受,就造成了一種我們大家都清楚“我不能對孩子說不許哭,但是我又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情況。”
我朋友曾跟我說:“當她哭的時候,我抱她抱不了,那個時候我還在氣頭上呢,可是看著她哭又實在煩,結(jié)果我就爆發(fā)了!”
當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到底我們該怎么辦呢?在我看了100多本育兒書,跟很多父母探討了怎么面對的這個問題,并且在我三個寶貝身上試驗過之后,我覺得大家可以從這三步來試試:
1、育兒先育己,要教會孩子控制情緒,我們得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般在孩子大哭大鬧這個場景中,往往不止是孩子一個人在場,還有我們自己甚至會有更多的看客。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肯定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他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也可能是被我們批評或者其他原因。
作為在場的這個家長,我們一開始不是去關(guān)注孩子他哭鬧這件事,而是先去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因為我們無法去控制孩子的情緒,我們管不了人家是哭還是鬧。但是我們可以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有了這樣行為和情緒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先不發(fā)怒,是不是可以先控制好自己不去對孩子說“不許哭”,或者說一些更激起孩子負面情緒的話,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么很好,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步。
2、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去提要求,而是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我們會等他。
孩子發(fā)脾氣了,他在哭,他在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他是什么都聽不進去的,我們要求人家不許哭,我們要求人家當下做這個做那個,其實都是一廂情愿的想法。試想我們成人在傷心、抱怨或者痛苦的時候,我們也什么事兒都不愿意做呀,我們又怎么能因為自己的意愿去要求一個孩子這么做呢?其實這個時候這種要求,只會讓孩子更委屈,哭得更激烈,同時這個時候跟孩子溝通了也是沒有什么效果的。
我們真正可以做的是無視他哭鬧的這種情況,可不是說把孩子扔在哪里,然后說:“你哭吧,哭吧,你就哭吧,“或者離開不管他。我們是站在一個他能看得到的地方,至少我們能看得到他知道他很安全的地方,孩子在哪里哭,我們不理他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情。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有一人扮黑臉,一個人扮白臉。黑白臉是純粹給扮黑臉的人制造親子矛盾,所以最佳的辦法是告訴孩子“”沒有人會扮白臉來哄你,等你哭完了,請你來找我,我依然愛你。“
一旦我們堅持了這個做法,我們就可以讓孩子適當?shù)陌l(fā)泄他們的情緒,如果孩子是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我們可以直接告訴他,哭完了之后他也不會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3、孩子情緒平靜之后再去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找尋更好的解辦法。
孩子一旦發(fā)現(xiàn),他哭我們根本不會理會他,他也確實無法用哭來左右父母的決定的時候,他就不哭了。他會收拾自己的情緒來一場冷靜的談判,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跟孩子交談的最好機會。
當孩子哭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你可以哭,哭吧,請你哭完記得來找我。”我們需要孩子從哭鬧中去學習,所以在他哭鬧的時候我們不打擾他,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反應(yīng)會讓孩子有機可乘,甚至導致他哭的更兇,萬一他就是想用哭鬧來控制我們呢?
等他不哭了,這時孩子的情緒會慢慢平復,這個時候才是教育孩子最佳的時期,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孩子分析她為什么哭,有沒有比哭更好的解辦法。
我家大寶就是一個特別敏感,愛哭的孩子。遇到點什么事情都能哭個不停,而且一哭的時候說話說不清楚,就更不容易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了。最可怕的還是她有一個極其溺愛她的奶奶,只要她哭立馬任何要求都能滿足。
在對待我家大寶哭這件事情上,我直接采取的就是,當她開始哭鬧的時候,我會先深呼吸
(防止自己情緒激動),然后告訴她:“你可以哭,請你哭完,用清晰的語言告訴我你想說什么。”然后我就會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情去了,而且這個時候我是要求誰都不能給她講情,或者去哄她的(至于我是如何搞定我家皇太后的,咱們以后再分享)。
往往她會哭一會兒,然后偷看我們的反應(yīng),發(fā)現(xiàn)我們確實對她的哭不感興趣,就會自己擦干眼淚跑過來嘚嘚個沒完。有些時候還會出現(xiàn)掛著淚笑著說事情,真是典型的小娃娃的臉。
請不要對孩子說“不許哭”,讓我們一起給孩子哭的機會和時間,等她情緒平靜吧!
我是三寶美媽,左手帶娃,右手科普育兒的二級心理咨詢師,愿我們育兒的路上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