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第一天,是個霧霾天。
我閑來無事,在月亮島轉了一圈,測試了新入手的灰機。
當無人機從小區中央垂直飛起,越過30多層的住宅樓頂后,手機屏幕上接收到的圖傳畫面,讓我驚愕不已。
月亮島面向湘江西岸拍攝,前景為潤和商業項目
在濃重抑郁一般的天空下,鏡頭里布滿的全是鋼筋水泥塑造的高樓。
那個過去三年間一直售賣并且成功給我生態優越、美麗宜居印象的新城片區,
瞬間垮塌了。
鏡頭下的洲島長灘、潤和湘江天地等項目
我以為是錯覺。
1、高容積率的壓力待到回家后,第一時間找出月亮島的相關圖紙,才發現無人機誠未欺我。
月亮島控規(資料圖)
造成鋼筋水泥森林局面最大的始作俑者,恐怕是容積率。
我們稍稍盤點一下普瑞路以南、銀杉路以東、銀江路以北和瀟湘北路以西“月亮島文旅新城”的地塊容積率:
已建成的勤誠達·境界城(濱江天著),房天下網站顯示綜合容積率為3.43;
已建成的洲島長灘(星月綠洲)項目,房天下網站顯示容積率為3.5:
然后是其他地塊(據控規圖、克而瑞數據等)的容積率:
長燃·璀璨星河——2.49;
S1&S2小地塊——2.4;
越秀星匯城(S4-S7)——約3.0;
潤和湘江天地(S8、S9、S11、S12、S14、S17)——約2.82;
萬科濱江道(S13)——3.5;
時代建發和著(S16、S19、S20、S21)——1.97;
陽光城和順項目(S18、S23、S24)——1.8。
除了時代建發和陽光城和順兩個項目因臨近湘江、銀星灣公園和漢王陵公園,因限高和其他規劃要求導致綜合容積率略低之外,其他項目的綜合容積率基本都在3.0左右。
我認為,偏高的容積率,以及緊湊的地塊布局,是造成月亮島新城板塊如今這般城市界面的主要原因。容積率當然是最核心的因素。
加上銀杉路以西一眾老項目,如勤誠達新界、明發國際城以及時代傾城等高容積率項目,整個金星北-月亮島板塊的建筑和人口容量,空前龐大、空前恐怖。
即使有銀星灣公園、漢王陵公園、湘江景觀帶和月亮島多個藍綠項目環繞,但小區才是居民最重要的三點一線啊……
2、高交通量的壓力一直以來,梅溪湖一期的容量備受詬病。環湖四顧,除了山和湖邊一線,周圍高層建筑比比皆是。很多購房者因為擔心交通堵塞,而去了其他板塊置業。
但是月亮島新城板塊未來的交通壓力,可能還要遠勝梅溪湖。
原因有三:
一是月亮島板塊自身承載的交通出行壓力;
二是金星北板塊居民沿江出行的交通壓力;
三是大澤湖、望城中心區、望城北乃至湘江西湘陰居民的中遠途車行壓力。
而目前承載車輛交通的大動脈,只有金星北路、銀杉路和瀟湘大道,三者都稱不上快速路。
常走這一交通線路的老司機都知道,2018年至今,每逢節假日的出城和返城時間,導航線路愈加紅得發紫。
據說規劃中的銀星路隧道大橋(感謝網友指正),受到很多當地居民的投訴和阻撓。
作為其他板塊的居民,老夢我是滿心的疑惑:
你們,是何解咯?
3、寫在最后月亮島差不多是我看著發展起來的。
2015年的時候,我經常走西二環轉江邊往返望城。
如今的瀟湘大道東線兩個車道,來往的司機都是80碼放肆跑。
無論白天還是黑燈瞎火的晚上。
然后就是洲島長灘項目巨大的4字頭高贈送銷售廣告。
再往后,隨著濱江新城子彈耗盡,原先導集團入主月亮島主導開發,
自2018年底開始,以限價為錨,開啟了大規模的土地供應大戲。
潤和摘得的[2018]022號、023號宗地限價9700元/㎡,
越秀摘得的[2019]015號宗地限價9800元/㎡,
瑞凱摘得的[2020]007號宗地限價11000元/㎡,
時代摘得的[2020]035號宗地限價12000元/㎡,
陽光城摘得的[2021]018號宗地限價13000元/㎡……
四年間,不斷提升的限價拉扯著置業者一往無前地奔跑,
最后跑出如今讓我大為驚愕的一座未來勢必擁堵、宜居和投資價值有限的新城。
最終,在整個長沙地區,從源頭的一級市場到終端的三四級市場,焦慮充斥、彌漫、泛濫。
本文一開始就想說說月亮島的事情,沒想到最終又落腳到焦慮倆字。
非我初衷。卻也是本號開號的初衷……
倒也契合2022年開篇這個主題。
4、最后的最后不說了,不說了。
希望相關利害人士別來聯系要求刪除了。
好多事兒我都沒提呢。
夠猥瑣了吧……
全文完。
如果喜歡,麻煩用您的發財手,
加個關注、點個贊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