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甜蜜的8月,是江蘇葡萄大批量上市的季節,而要說葡萄消費市場中的“C位”,“陽光玫瑰”當仁不讓。可這個夏天,曾經“高攀不起”的葡萄——“陽光玫瑰”悄悄地,降價了。“陽光玫瑰”為何會跌落神壇?
我蘇網訊這個夏天有很多市民在逛完水果市場之后,會發現曾經有些“高攀不起”的葡萄“陽光玫瑰”悄悄地,降價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記者實地走訪了南京市多家水果攤、水果店、商超后發現,“陽光玫瑰”已然取代巨峰、夏黑等葡萄品種成為主打產品,如今的價格在十多元一斤到二三十一斤不等。部分定位較為高端的商超,定價仍在六十多到八十多元一斤。
無論如何,“陽光玫瑰”價格顯然從前幾年一串就要上百元的“網紅”位置上跌落。
據介紹,陽光玫瑰葡萄是從日本引進的品種,原產地是日本岡山縣,擁有外表青翠、果實飽滿、口感細膩、甜度較高等一系列優秀性狀,因而價格較為昂貴,曾一度賣到每斤300元的天價。
2010年從日本引進,2015年到2016年之際,開始在國內漸漸走紅并被大眾所接受,由于價格較高,還曾被稱為葡萄屆的“愛馬仕”,如今也漸漸走入了尋常百姓的果盤里。
“陽光玫瑰”為什么降價了呢?
對于消費者來說,以更低廉的價格吃到更優質的水果,當然是好事。而市場的價格波動,更是牽動著千千萬萬葡萄種植戶的神經。
降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種植面積、市場供應量在不斷擴大。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江蘇省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陶建敏介紹,目前,陽光玫瑰在江蘇的種植面積達到了二十多萬畝,可以說是位居全國前列。
對種植戶來說,“跟風”是不可避免的。
倪先生是句容的一個普通種植戶,僅有5畝種植面積,但十多年來葡萄園里的品種一直在不停地調換,比如此前他會大量種植美人指和夏黑,因為美人指產量高。近年來,看到“陽光玫瑰”深受市場歡迎,今年他就拿出了一半的面積種植“陽光玫瑰”,眼看批發價卻在一路下跌。
“以前全部大量種夏黑,然后夏黑現在沒什么人要了。今年,我們這邊陽光玫瑰一般維持售價十五六元一斤吧。”至于價格為什么降了?倪先生覺得,“因為今年天氣雨水少,葡萄損耗少、產量高,市場供應量上去了,這些都是因素。”
南京市江北新區佳緣農場農場主蘇國平和倪先生一樣,也在去年加入了追趕消費浪潮的隊伍,他在農場里種植了50畝陽光玫瑰。
“我們主要是做旅游休閑采摘,還有對接南京市和周邊省市的商超。去年夏天的時候,地頭采摘價30塊錢一斤,商超批發采購也要25一斤的。”蘇國平回憶,“今年跌到20塊錢一斤了,南京這邊一方面疫情有些影響,采摘這一塊開展不起來。另一方面還是種的人多了,所以價格會低一些。”
“我們價格沒有降,還是和去年一樣,30元一斤。”同樣位于江北新區的余思思家庭農場有陽光玫瑰70畝,負責人粱菊芳摸索種植技術多年,很有底氣地說,“我們家只種陽光玫瑰這一個品種,全部采用連棟鋼架避雨栽培,走精品路線、主打高端產品,質量和產量嚴格控制,可以說和價格、和市場預期是匹配的。”
降價之后,路該怎么走?
江蘇省葡萄協會會長徐衛東說,降價是市場規律使然的結果。除了種植面積在擴大,一些農戶追求利益,拼命地提高產量,但是葡萄的品質卻沒有提升,品相不好、甜度不夠,賣不上價格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隨著陽光玫瑰在國內葡萄市場的占有份額越來越高,消費者也越來越趨于理性。最初因為新鮮,什么品質的陽光玫瑰都能賣上大幾十一斤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如今市場的產品良莠不齊,價格層級也在明顯拉開,好的產品價格依舊穩定、廣受歡迎,而差的產品則價格急轉直下,甚至賣出批發價三四塊錢一斤,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陶建敏也表示,價格降低,農戶其實不用過分擔憂。首先,相較于其它葡萄品種,陽光玫瑰二三十一斤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按照每畝成本一萬元來算,畝產兩千斤,每畝仍有三到五萬元的利潤空間。另外,經過十多年的消費習慣培養,陽光玫瑰逐漸有了一個穩定的消費市場,未來的市場前景還是廣闊的,生產規模和消費群體也會進一步擴大。預計明年,該品種在江蘇的種植面積有可能達到三十萬畝,占據江蘇所有鮮食葡萄種植面積的50%。即使市場預期不好,農戶還可以不挖苗、利用嫁接技術調整品種,應該說葡萄種植業是應變快、好調頭的。
眼下,農戶們種植陽光玫瑰,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品質、做大品牌。
陶建敏說,國家、江蘇省都有關于鮮食葡萄的標準體系,而江蘇鮮食葡萄的先進種植技術在全國起到引領作用。農戶們要加強葡萄種植的科技投入,進行嚴格的品控,比如一畝地種多少串、一串葡萄有多少顆、甜度達到多少,都有相對應的標準,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用好的產品站穩腳跟。而地方上也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整合農場、合作社、農企資源,使葡萄產業化發展更加規范,形成品牌效應,提升當地葡萄產業的影響力,把產業做大做強。
陽光玫瑰的出現,可以說是帶火了葡萄產業。不過,徐衛東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國的葡萄品種都是由外國引進。未來葡萄產業的發展,最關鍵的還是要破解種業“卡脖子”問題,培育屬于我們自己的品種,來更替、取代進口品種。而目前,育種專家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進展,比如去年經過審定的品種園金香,早熟、皮薄,果肉更脆,具備一定的潛質。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丁鳳云孫昕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