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8日,第七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在愛沙尼亞閉幕。當天,愛沙尼亞最有影響的報紙《塔林報》用了整個頭版,介紹第一次參賽的中國特種兵,并引用了愛沙尼亞國防軍總參謀長拉雷斯將軍的贊譽:中國特種兵,世界一流!
愛沙尼亞國家電視臺還通過衛星向全世界作了報道。在歷屆國際偵察兵競賽中,這還是第一次。
中國軍人接受挑戰牛年歲末,一封邀請函送進中國人民***總參謀部。“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向中國軍人發出挑戰。
“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是一項綜合性的軍事體育比賽。共設操舟登陸、森林沼澤、徒步越野、多種條件下步***槍射擊、運動中投彈、戰場急救、野戰生存、敵情偵察和穿越敵軍封鎖線等20個項目。每個代表隊4人,要求隊員全副武裝,負重35公斤,采取不同方式,于4天3夜之內,在異常復雜地域行軍150公里,完成所有戰斗偵察科目。
第七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于1998年8月5日~8日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東部沿海地區舉行,近20個代表隊參加。這是國際特種兵相互較量的重要比賽。收到邀請函,總參謀長傅全有上將親自點將:由***組隊代表我軍參賽。
跋山涉水艱苦訓練軍令如山倒,幾天之后,從***各部隊挑選出來的60名偵察兵就匯集到某訓練基地,開始了艱苦的選拔訓練。
我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叢林作戰訓練
訓練的殘酷超乎想像。為提高體能,隊員每天要完成俯臥撐、仰臥起坐、杠鈴等12項“100次”,早晚還各有一次10公里武裝越野,連隨隊的外語翻譯都能跑出“優秀”。中國足球甲A聯賽體能測試的標準是:12分鐘跑3000米及格,3200米優秀。在這里不僅要爬坡躍溝,標準還更高:3300米及格,3500米優秀。為了把隊員練成百發百中的神***,他們白天戴著防毒面具在煙霧里打靶,晚上就瞄準蠟燭、信號彈練準頭……
1998年4月,從60位參訓隊員中精選出的12名隊員組成競賽隊,開赴海南三亞的中國人民***國際偵察兵競賽訓練基地。如果去欣賞海南的熱帶原始森林,或許別有一番情趣。然而隊員們在夜間負重35公斤急行軍50公里,卻是另外一種滋味。
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偵察、捕俘、射擊等科目,真有種驚心動魄的感覺。第二天凌晨,在終點毛公山的主峰上,一字排開了十幾個濕漉漉的軍人。前來視察的將軍高興地說:我放心,這樣的兵不會給中國軍隊丟臉!
中國特種兵演練
彈無虛發有如神助8月5日,“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開幕。中國軍人第一次出現在賽場上。
緊張激烈的比賽開始了,各參賽代表隊首先登上掃雷艇緊急航行150海里,然后分乘各自的橡皮舟。中國隊4名隊員動作熟練,不到5分鐘就把其他各隊拋在身后,1.8海里的海上操舟只用了16分31秒,比前6屆最好成績快了20多秒。登陸后,中國隊迅速判明方位,準確地穿過復雜地段,第一個到達終點,旗開得勝。
在接下來的輕武器射擊預賽中,中國隊的4名小伙子先后出場,槍響處,只有40平方厘米的小靶子應聲落地。張秀光手槍速射,5發全中僅用32秒。裁判豎起大拇指,連夸“VeryGood”。正式比賽開始,首先進行的是手槍對運動目標射擊,每人5發子彈,愛沙尼亞代表隊表現出色,34秒打掉14個靶子。
官兵行進間實彈射擊
中國隊第四個出場,只聽一片槍聲過后,20個靶子全部倒地,最快的張恒亮只用了28秒!此后中國隊勢如破竹,一口氣連奪步槍夜間射擊、步槍運動50米、跪姿射擊、步槍運動立姿連發射擊等數項第一。在場的裁判和其他國家的選手都贊嘆不已:中國隊的槍法簡直神了!
黑夜泅渡只此一家8月6日,緊張比賽了兩天一夜的中國隊員又在漆黑的夜晚開始了20公里的對敵偵察的比賽。該科目要求通過一片沒有道路的沼澤地,其間還埋伏了900名假想敵,一旦被假想敵發現,就要被扣掉80分。中國隊研究后決定:避開道路、橋梁、開闊地,從出發點迂回潛入。
漆黑的夜里,中國隊4名隊員機智地躲過“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埋伏和搜索,來到一座小橋邊。隊員們機敏地意識到,橋上一定有假想敵,貿然上橋可能全軍覆沒。他們在泥水雜草中慢慢地潛到水邊,準備泅渡。
特戰隊員武裝泅渡
河面寬50米、深4米多,水流湍急,夜間水寒刺骨。中國隊員毫不猶豫地跳入急流之中,把裝具拴在救生圈上,用繩子繞在肩上,隱蔽地向對岸游去。冰冷的河水把他們凍得直打哆嗦,突然,一股急流把張恒亮沖出5米多遠,他沉著鎮定,終于化險為夷。
當他們到達終點檢查時才知道,敢于全副武裝泅渡過河的只有中國隊。而冒險過橋的挪威隊4名隊員全部被抓,一下被扣掉80分。一名來自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裁判員感慨地說:中國偵察兵真不怕死,真能吃苦!
戰無不勝創造奇跡比賽進入第三天,中國隊的科目是戰場急救。這個科目看似簡單,因為一般情況下,傷員是順從配合的,但中國隊遇到的是一名“在戰場上頭部受傷,大腦受到***”的傷員。這名“傷員”身高體壯,是從愛沙尼亞特種部隊里挑選出來的,“傷員”不但不配合,還拳打腳踢,并企圖奪中國隊隊員的槍。
要想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急救任務,必須首先制服“傷員”。曾獲得全軍散打冠軍的葛克軍一下把“傷員”撂倒,幾下捆住他的兩條胳膊,另一名隊員用力摁住雙腳,“傷員”頓時伏貼了,“衛生員”熟練地消毒、清洗、縫合、包扎,動作快得讓裁判員看得眼花繚亂,德國考官干脆地給中國隊打了個第一。
進入第四天,已經有5個隊被淘汰,中國隊的隊員也已是傷痕累累,饑困交加。最后一戰是全副武裝28公里越野,考核組在沼澤、河流旁設置了陷阱,在道路、橋梁上橫上大堆樹木、石頭,使比賽變得更加惡劣、艱難。
經過3天3夜的比賽,4名中國隊隊員已是面目全非,渾身滿是黑黑的臭泥,衣服和鞋子都連成了一個整體,但他們全然不顧。
隊員們穿越泥潭障礙
隊員趙東海受傷已經難以走路,按規定可以退出比賽,但要扣掉一個人的分數。這位從石家莊陸軍學院偵察系畢業的全優生咬緊牙關堅持到最后。當中國隊相互鼓勵著沖向終點,在最后200米時超過了提前5分鐘出發的愛沙尼亞隊時,全場的外國隊員都跑過來表示祝賀,裁判員們紛紛表示:中國隊創造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的奇跡!
中國隊第一次走上國際軍事體育競技舞臺,就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績。在20個比賽項目中,中國隊奪得8項第一,1項第二,4項第三,名列總分第三(冠、亞軍都是東道主愛沙尼亞的代表隊,他們熟悉地形、氣候,也熟悉扮演假想敵的本國戰友)。
在比賽結束時的宴會上,愛沙尼亞國防軍總參謀長拉雷斯將軍特意和中國隊隊員一一碰杯,連聲贊揚說:中國軍隊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