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菜,教你燉一鍋軟爛入味的東北醬大骨,過年要大口吃肉才過癮
燉骨頭是年夜菜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硬菜,記得小時候,奶奶常念叨一句諺語: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所以臘月二十六的時候,附近鄰居家家戶戶都會燉肉,滿世界都是燉肉的香味,那時候的年味是真的濃。
到了現在,年味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快節奏的時代,方便的物流,讓我們想吃什么都有什么,再也無需提前準備,克小寧還是遵循奶奶那時候的生活規律,在臘月二十六的時候,燉上過年要吃的骨頭和肉。
東北醬大骨以“醬香濃郁”“香而不膩”聞名,可是很多朋友自己做的時候,都發現燉出來的大骨,肉質發柴還有酸澀味,吃過以后都說腥味很重,其實就是你的醬用錯了,正宗的東北醬大骨需要用到的是郫縣豆瓣醬、黃豆醬、甜面醬三種醬料,搭配蔥段、姜片、紅腐乳、香葉、桂皮、肉蔻、八角、辣椒和山楂干,這樣燉出的醬大骨,想不好吃都難!
首先,將豬棒骨清洗干凈,放入冷水鍋中,加入蔥段、姜片,再淋入適量的料酒,開大火煮沸,這一步是為了去除棒骨的血沫和腥味,一定要多煮一會,這樣才可以將血沫徹底煮出來,因為血液是負責運輸氧氣和養料的,同樣代謝產生的廢物也會通過血液運輸,將血沫徹底煮出來以后,就可以防止血液中的有毒物質進入體內。
焯好水的豬棒骨放入流動水下好好地沖洗一下,洗掉表面殘留的血沫,控水放入燉鍋中備用。
下面就是整道菜的靈魂:炒醬。很多人做出的醬大骨之所以腥味重,口感柴有酸澀味,就是因為直接加醬的原因,這醬是一定要超過才能用的。首先鍋中放油爆香蔥姜,然后將黃豆醬、郫縣豆瓣醬和甜面醬以3:1:1的比例放入鍋中,翻炒均勻,炒出紅油后烹入料酒去腥,一直炒到鍋中的姜汁慢慢變得黏稠,直接加入清水,水中放入一塊腐乳,再烹入生抽和老抽攪拌均勻即可。
炒熟的醬,香味濃郁而且沒有酸澀味,顏色也會更加紅亮,加入了紅腐乳以后,幫助成品顏色更加漂亮有光澤。最后將調味料全部放入料包中,加入鍋中一起煮開,趁熱倒入骨頭中,蓋上蓋子中小火慢燉1個小時。
一個小時后揭開蓋子,先把蔥段拿掉,然后放入適量的食用鹽,再來幾粒冰糖,蓋上蓋子繼續燉煮10分鐘的時間。10分鐘后關火,繼續燜1個小時。
一個小時后,再次開大火燉煮20分鐘的時間,20分鐘后揭開鍋蓋,不要說滿屋飄香了,滿樓道飄香都不夸張,用這個***做出來的東北醬大骨,醬香濃郁,香味四溢,光聞味道就已經流口水了。
咬上一口,整個骨頭連著筋的部分都是非常軟爛的,連同骨頭上的脆骨都可以啃下來,大口大口啃著吃,別提多過癮了,最主要的是吃起來香而不膩,喜歡吃肉的朋友,還在等什么,趕緊試一下吧,保證你用過這個***以后,回頭來給小寧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