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是山西太原,出生在今河南新鄭市。白居易是唐朝時期的三大詩人之一,同時他還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他與同時期的元稹,并稱為“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畫像插圖
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在教科書上白居易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但歷史記載上他才是正真的“詩仙”,這“詩仙”的稱謂不是李白的嗎?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白居易“詩仙”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我們在教科書中看到的是這樣的:“詩仙”是李白,“詩圣”是杜甫,“詩魔”是白居易,“詩佛”是王維……都給他們規定好了一個響亮的外號,但是在當時唐朝的時候,白居易還有另外一個外號“詩仙”。
白居易畫像插圖
《舊唐書》卷166列傳116的《白居易傳》記載: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這兩部歷史書的記載,白居易在一封寫給元稹的書信中陳述:“了解我的人稱呼我為詩仙,不了解我的人則叫我詩魔。”
我們先去看一下他這封自述信有沒有權威性,這封信后來被稱作為《與元九書》,3600多字被《舊唐書》原文不動的全文抄錄入其中,可見白居易的這封信中,當時人稱他為“詩仙”和“詩魔”的稱謂是沒有爭議的。
白居易畫像插圖
用白居易的原話來說,今天我們稱呼他為“詩魔”,難道是我們不了解他的原因嗎?其實當時他對自己兩個的稱謂都是承認的,只不過是更喜歡“詩仙”這個稱號多一些,誰不想自己是“仙”而是“魔”呢?
既然白居易稱謂是詩仙,那么李白的稱謂又是什么呢?
眾所周知,李白要比白居易出生前七十多年,如果李白當時也被稱呼為“詩仙”,白居易打死他也不敢再去叫做“詩仙”了,這明顯就是侵犯知識產權啊!
李白畫像插圖
《舊唐書》卷190列傳140《李白傳》: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
《新唐書》記載: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
我們從這兩份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到,賀知章在評論李白時是“天上貶謫到人間的仙人”。《舊唐書》中記載的主要是賀知章針對李白的形象;而《新唐書》記載的則是賀知章針對李白的文章。這兩份史料記載都沒有把李白跟“詩仙”聯系在一起。
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并沒有把李白稱作為“詩仙”,否則后面出生的白居易也是不敢再去冒用“詩仙”之名的。在大文學家歐陽修等人編撰《新唐書》沒把李白是詩仙的稱謂加入其中來推斷,即使是在宋代時,李白也都還沒有“詩仙”的稱謂。
李白畫像插圖
結語
“詩仙”之名到底是何時從白居易身上移居至李白身上的?這也算是一段公案吧,其中的秘密有待權威人士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