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欲曉,民建自流井區基層委金融支部副主委,自貢市自流井區第一幼兒園園長、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學會學前專委理事會成員、四川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官、四川省李佳名園長工作室成員、四川輕化工大學(教心院)學前教育***外聘教師、自貢市教育督導評估專家庫成員、自貢市“鹽都未來工程”督導評估專家庫成員、自貢市音樂家協會會員,獲四川省最美教師、四川省民建抗疫先進個人、自貢市鹽都名校長等榮譽。
1989年幼師畢業后,陳欲曉在自貢市機關幼兒園就職,一干就是26年,2015年3月調任自流井區第一幼兒園園長。她說“我喜歡孩子,這份工作就像初戀一樣美好!”從教33年,始終保持對幼教事業的熱情,堅持細膩嚴謹、堅毅奮進、實干創新的工作狀態,擦亮一幼招牌、培育幼教人才、真情回報社會。
以科研助教興園,勇為幼兒教育探索者。作為自貢市辦園歷史最悠久的幼兒園,88年歷史積淀,厚植了一幼深厚的辦園文化。從2015年到2022年,陳欲曉以“狠抓特色發展,注重內涵建設”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為目標,把“課程游戲化”和“活動特色化”作為一幼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推進一幼教育教學創新,實現了“幼有所教”到“幼有優教”的全面引領。
探索實施“六個支架”(教師管理、時間管理、空間管理、班級管理、資源管理、生活管理)教學管理和保障模式,改善幼兒園育人環境,注重教師***成長和園本課程創新。為提高幼兒園教師***素養,積極以各類培訓、專家講座、各級賽課、微課磨礪教師教學技能;以科研為探究,引領教師***成長。目前,一幼在研省級課題三個、市級課題四個、微型課題五個,全園教師人人有課題,個個在研討。堅持一幼“體育”傳統優勢,創新一幼“食育”、一幼“漢文化”、一幼“幼小銜接”、一幼“信息工程2.0”、一幼“農耕田園文化”等特色課程,6年多來,一幼在國家、省市級各類比賽、交流展示中成績優異,體操、籃球、足球、圍棋、武術操、啦啦操等獲國家級金獎1次、省市級金獎44次、省市級稱號12次。
用真情傾囊相授,甘當幼兒教育傳播者。2018年7月,陳欲曉被市教體局任命為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建立了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陳欲曉學前教育名師工作室”,帶領由全市五區兩縣的園長、名師、骨干教師組成的工作室開展教育科研實踐。期間,她申請的市級課題“二十四節氣融入幼兒園食育的實踐研究”獲得業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由幼兒“食育”延伸到教育的創新實踐影響輻射全市,發表相關國家級論文5篇,并將課題推廣至成都、遂寧、綿陽、內江等地,在四川各級幼兒園影響廣泛。
她經常走進區縣幼兒園,義務指導公、民辦幼兒園提升辦園質量,完善管理機制,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在課題研修、特色課程開展、教育環境創設等方面分享自己的經驗,促進教育***化、管理制度化、教研常態化。她領銜工作室成員鉆研課題撰寫論文,參加案列比賽,網絡研培、送教下鄉,為藏區教師線上講座,為四川輕化工大學教心院學前教育***學生授課,義務為學校編寫親子教育教材,幫助他們規劃學習生活目標。自2018年9月至2021年底,她以各種形式送教40余次,義務講座30余場,受益教師、幼兒上千人。在她的帶領下多名工作室成員成為縣、區級工作室領銜人,申請了多項課題在研、發表撰寫多篇論文、獲各級各類比賽獎勵;成長為單位骨干園長、骨干教師、教壇新秀等,實現了培養新秀、引領輻射的任務。
行大愛服務社會,爭做幼兒教育奉獻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她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創作了高質量的宣傳畫“自貢涼面為熱干面加油”在網上引發共鳴。用自貢地方美食“涼面”與武漢美食“熱干面”的結合宣傳,體現自貢人民與武***民感同身受心連心的情感,此舉引起了人民日報、封面新聞、學習強國多家媒體關注和報道,引發了全國人民用地方美食的網絡語言為武漢加油的接力熱潮;散文詩“我的武漢”和原創歌曲“武漢武漢”被大家廣為傳唱,并被四川省教育導報和省市多家媒體、網絡報刊等報道;一幼兒的“線上升旗儀式”得到市共青團、市委、市教體局的一致好評……同時,一幼的線上教學、親子活動也贏得了市區,教體局、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出色地完成了“停學不停課”的疫情教學任務。她個人也因為出色的表現被四川民建評為“抗疫先進個人”。
2021年6月,陳欲曉參加自貢市法制logo征集活動榮獲“三等獎”。在騰訊9.9公益日活動中,她將獲獎金額購買實物送去農團鎮中心小學幼兒園,傳遞愛心和社會正能量,贏得師生和民眾的贊楊,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公益形象。
作為市、區兩級人大代表的陳欲曉,積極履職,認真參加各種現場調研、市場監督、聽取民意、諫言獻策。發揮教育參與者的特性,對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保護、幼兒園集團化辦園等提出多項有建設性的建議,起到了人大代表的履職監督作用,為自貢市學前教育和社會發展貢獻了智慧。
“我愛這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愿意為它付出一切,把幼教職業當成終身奮斗的事業,”這是她的誓言,也是她的教育情懷!
(自流井區委統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