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人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大文豪蘇軾之口。蘇軾的作品《水調歌頭》中出現了這句話,全文也是非常的有名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現如今人們對這句話肯定是非常熟悉的,其次對蘇軾也肯定是非常熟悉的。宋朝是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在這個崇文抑武的朝代中,文學方面得到了很快的發展,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蘇軾這樣的大文豪,在歷史上蘇軾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在文學方面,蘇軾擁有很大的建樹。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次還是“宋四家”之一,這還沒有完,蘇軾還是豪放派主要代表。蘇軾在文學方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次就是他有很多厲害的作品,即使是不熟悉蘇軾的人,也能夠說出一兩句來。
蘇軾廣為流傳的詩句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肯定是最為人熟悉的了。不過現如今史學界對這里的“嬋娟”指的是什么,仍然是存在爭議的。現如今看來,整首詩表達的是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那么“嬋娟”指什么呢?
嬋娟兩字在古代指的是”蟬蜎“,屬于通假字類型的。這里的"蟬蜎"指的就是一種動物,因此人們根據這個通假字,進行了三種解釋,不過這三種解釋是存在爭議的。第一種解釋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嬋娟一詞指某一位美女。
這種解釋出現在《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二首》其一的《巫山高》,詩中借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嬋娟代表了神秘的高唐神女。無論普通讀者還是文學研究者,對嬋娟一詞是美女的解釋,大部分都是非常贊同的,那么其余兩種是什么呢?
第二種解釋就是指姿態美好。這個解釋出自《游仙二首》其一,原文是蛾眉新畫覺嬋娟,斗走將花阿母邊。這句詩的意思就是說梳妝打扮一下,然后走到阿母的身邊,這就是在形容姿態美好。最后一種解釋與第二種類似,是指美好的物體。
這個物體包括月亮、值得稱贊的東西等等,這個解釋也是其中之一,出自《竹十一首》其十,這首詩中的嬋娟代表了竹子,其次嬋娟在其它詩中還代表了鮮花、植物等等。那么嬋娟到達是在指什么呢?大部分人認為嬋娟是指月亮,這一點太準確。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前面已經描寫了月亮,那么在后來就不用繼續描寫了。只能說將嬋娟解釋為月亮是不準確的,更為準確的說法是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光。這首詩是給蘇軾弟弟寫的,表達了兄弟二人的感情,因此在某一方面來說,蘇軾過多的描述月亮,顯得沒有男子氣概,這一點是蘇軾不會犯的錯誤。
蘇軾的詩中肯定是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念之情,其次想要和弟弟都能長久下去,是有美好寓意的。這里的寓意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蘇軾在詩中肯定是不會描寫兩次月亮的,那么在這里嬋娟指月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假如兩次描寫月亮,會給人造成重復感,顯得整首詩沒有韻味。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嬋娟是指蘇軾的弟弟蘇轍。這兩兄弟在文學史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兩人同時讀書、同時參考考試、同時考中進士,一時成為川府流傳的佳話,能夠有這樣的經歷,縱觀整個歷史,都是非常罕見的。蘇軾兩兄弟的成就與他們父親蘇洵有很大的關系,沒有父親的嚴厲管教,恐怕蘇軾兄弟兩個不會成才。
對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嬋娟二字,關于這兩個字的解釋是存在很多種的,現如今看來,嬋娟指美女不大可能,整首詩表達的是對親人的感情,在這里表現美女,不合適。其次后兩種解釋也是不大可能的,在思念親人的意境下,用嬋娟指美好的事物,完全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