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孕期出現水腫的孕婦比例高達80%,其中7成左右為生理性水腫。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懷孕到底有多苦,恐怕只有孕媽才能真實的了解,旁人說再多也抵不上“親身經歷”來的刻骨銘心。
為了腹中的胎兒能夠順順利利的“呱呱墜地”,孕媽要經歷的苦難堪稱“九九八十一劫”。除了常見的惡心、孕吐、睡不好之外,絕大多數孕媽還會經歷一種“膨脹期”——孕期水腫。
這些情況是誰都躲不開的,哪怕是你是明星大腕,懷孕也一樣要吃苦,這不前陣子劉璇剛順利誕下二胎,她分娩不久前,還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孕期水腫的經歷。
看到這不得不說孕媽們都太偉大了。
為啥孕期會出現“腫成大豬蹄”的水腫期呢?水腫期又該如何緩解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孕期為啥會出現水腫,主要有3個原因孕期水腫很多孕媽都會經歷,但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為啥。其實孕期水腫很常見,4個孕婦可能會有3個都存在水腫,而且水腫的部位也有不同,下半身水腫較多。
在說原因之前得辟個謠,孕期水腫跟喝水沒關系,喝水多可不是導致水腫的原因啊!
1)孕期體內激素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孕媽在孕期體內激素會發生變化,也正是這些激素變化會導致孕媽情緒不穩變得敏感,事實上不僅如此,因為雌激素分泌過多,導致水鈉滯留,還會誘發孕媽出現水腫。
2)孕期血容量的增加
從孕20周開始,孕媽的身體會多分泌出大約一半的血液和體液,這些自然是為了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需求。
而血漿蛋白卻基本不會變化,因此血液變的稀釋,血漿的滲透壓也會降低,多出來的血液和體液大都會潴留在孕媽的四肢及末端,以及臉部,因此也就造成了水腫。
3)子宮變大阻礙血液回流
孕期孕媽的子宮會逐漸變得更大,這會導致腹部的血管受到壓迫,影響血液回流,進而導致血液回流聚集在下肢,給腿部的靜脈造成壓力。
如此一來,水分會在壓力下滲透進組織間隙,也就形成水腫了。這也是為啥有的孕婦孕晚期會發現自己出現靜脈曲張的原因。
孕期水腫正常嗎?主要看這4點孕期水腫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水腫,一種是病理性水腫,大部分孕媽都屬于第一種,但也不排除一些寶媽存在病理性水腫的情況。
最準確靠譜的分辨***還是咨詢醫生,如果不方便,孕媽也可以通過以下4個方面初步判斷。
1)發生時間
大多數生理性水腫出現在孕晚期,但病理性水腫在孕早期可能就會出現了。
2)水腫狀態
一般來說,生理性水腫程度較輕,用手輕壓水腫處凹陷可以很快恢復,適當休息后腿部的水腫可以消失。但病理性的就相反,按壓后不會很快恢復,水腫的情況多半會一直很嚴重。
3)水腫部位
生理性水腫大多發生在下肢,比如小腿部、踝部等等,而病理性水腫則不然,可能會出現在臉上、眼瞼等處。
4)體重變化
生理性水腫孕媽的體重變化成逐步增長的趨勢,從中晚期開始,大約每周增重在500g左右,而病理性水腫則不然,孕媽體重增長幅度較大,甚至一周增長3kg都有可能。
如果孕媽初步判斷自己是病理性水腫,別猶豫,及時就醫干預。如果確定自己是生理性水腫,那不妨采取以下辦法來緩解。
緩解生理性水腫的5個好辦法1)使用壓力襪
壓力襪本是一種減緩靜脈曲張的輔助工具,但是顯然,對孕期水腫也能起到有效的幫助,具體的孕媽可以咨詢醫生,再根據建議做出選擇。此外鞋子也要注意,選擇寬松平底的。
2)合理安排作息
孕媽平時應該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避免久坐或者久站,臥床休息時注意把下肢抬高,睡覺時盡量采取側臥姿勢。這都能幫助下肢的靜脈回流。平時適當運動,也能有效消除水腫。
3)嘗試***、冷敷
如果腿部實在是腫脹的太厲害,孕媽可以找家長人幫忙***放松放松,或者使用冰毛巾、冰塊等來對腫脹部位進行冷敷,以達到減緩疼痛減輕腫脹的目的。
4)確保水分攝入充足
對,你沒看錯,喝水非但不會導致孕媽水腫,相反,保證水分的充足攝入,還能有效緩解水腫,不僅能消除水腫還能預防水腫。每天2.3L的水分攝入是比較合適的。
5)注意飲食清淡
最后,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飯菜一定要少鹽。還要減少難消化的、易脹氣的食物攝入,比如地瓜、洋蔥等。可以吃些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的食物。
錦鯉媽咪有話說
孕媽如果只是生理性水腫,只要注意上面幾點,基本都沒啥問題,即便是病理性水腫,只要及時就醫,也不會有太嚴重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