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
01月03日
蘇士澍作品
全國政協(xié)書畫室副主任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
好了,讀完了這首詩,我們就來學寫這首詩中的“目”字,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吧~
不同的“目”字
“目”字的由來
字解: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眼睛形,外邊輪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說文》:“目,人眼。”
本義:眼睛。
成語:目不暇接、掩人耳目。
詩詞句:清·查慎行:平遠江山極目回。
怎么樣,小朋友們,這個“目”字你學會了嗎?不妨自己動手寫寫,關注“央視少兒”微信公眾號或下載“央視少兒”客戶端都可以上傳給央視少兒哦!
點評時間
這是我們昨天學習的“木”字。謝謝來自安徽的李景航小朋友把她的作品發(fā)送過來,我們來聽聽書法專家的點評吧!
作者:李景航(安徽)7歲
名家點評
高國慶
黑龍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中國書協(xié)篆書***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少年書法教育協(xié)會副秘書長
木字出自一個7歲孩子之手,逆鋒起筆,筆畫遲澀,結體舒展,注意一定要中鋒行筆,以增加線條的力度,中豎收筆處不宜出鋒,主筆捺畫搭接處要牢固且渾然一體,每個筆畫的書寫要一氣呵成,盡量不描筆或補筆,建議多臨習漢隸碑帖,祝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