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慶余年》作者貓膩、編劇王倦的組合簡直就是太逗了。里面的包袱和梗巨多無比。
就讓很多的粉絲津津樂道。然而對于劇中的梗iN更看重的是對大海藍色的描寫。
當然,理論上如果只是海水的話,其實多深都不會是藍色的,海水的藍其實是由于海水中的微生物對黃色和紅色的光吸收率大于藍光所致。
但這樣并不妨礙哲學上說的事情——池子里的水不藍,是因為水淺。
說回***模型,有的時候我們得做水的場景,但一灣模型的海水是無論如何也深不過水池的。“池子不夠深,就不藍”,怎么打破這個魔咒做一個藍色的“淺水池”呢?
這就成了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就水體的顏色來說實際上是有專門學科的,叫做“水色學”,但咱們不需要掌握的這么深。
只需要利用現有的工具就可以簡單的做出各種海水效果。這種方式就是藍綠分層著色。
由于模型沒有巨大的垂直落差,因此各種海水分層著色的方式我們都需要使用斜面來***,需要利用斜面來放大海水落差的層次感。
泡沫塑料、膠泥等等可以塑造形狀的材料其實是都可以作為基盤的。
在基盤上覆蓋細沙后基盤就可以用來***一灣海水了。
首先是上色,利用天藍色作為海水的底色。這里要注意一點,由于要進行分層著色,海水的底色如果過深,例如海藍或者藏藍等過深的顏色會導致大量光線被吸收掉,反而效果并不會特別的好。因此明亮一些的淺藍反而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調一點水晶膠。
將在水晶膠里面添加藍色顏料。這里得重點說一下:
給水晶膠著色并不是用模型漆!
給水晶膠著色并不是用模型漆!
給水晶膠著色并不是用模型漆!
重要的話說三遍,傳統的模型漆不論是水性漆還是硝基漆都會在水晶膠里面形成懸浮物,因此并不適合水晶膠的染色。
正確的***是使用滴膠染色劑,這個東西很便宜,幾塊錢的事情。同時也有各種顏色可選。通常的情況下一兩滴就可以讓水晶膠做出很好的發色效果,并且很重要的是——這東西在水晶膠里面“不沉淀”。通常水晶膠需要24小時的硬化過程。利用普通油漆即使是可以染色,但是在長達24小時的靜置過程中也會出現上下顏色不均勻的現象。
滴入染色劑后充分攪拌水晶膠,這時你看到的顏色就已經是水晶膠固化后的顏色了,所以調色這一步在攪拌的時候就可以完成。
將基盤用膠帶封好,防止灌入水晶膠后膠水溢出。
倒入第一染色后的水晶膠。倒入膠后,你就只能憑借想象力來想深邃的效果了,一層膠只是著色作用,不會體現出什么額外的過渡效果。這層膠灌入后不需要等膠水完全干透硬化,大約4-5個小時之后就可以注入下一層膠。
第二層膠則需要利用藍綠色的色染色劑去給水晶膠染色。第一層水晶膠沒有完全干透的情況下倒入第二層膠后,兩層膠的接合面上就會相互浸潤。形成較為自然的過渡效果。
然后第二層半干后,倒入第三層。這時,做斜面水體的另外一個好處就體現出來了。由于第二層膠水的“總量”和第三層膠水的“總量”是不同的,因此在第三層膠水總量增加后,滴入的染色劑其實和第二層數量相同,這樣就有更“淺”色的藍綠色調色了。
在24小時候,第三層就完全干透了,這時倒入最后一層。滴入的染色劑依舊和2、3層滴入量相同。但最后一層的“總量”更多,因此顏色也就更“淡”了。
在水晶膠完全干透后海水的深層效果就已經完全體現出來了。這時如果撕去外圍的保護膠帶,我們也可以更直觀的看到分層過渡效果了。
篇幅所限,至于***水面和浪花的效果,那么參看之前的【學園】文章,在之前我們有過詳細的討論。就不在這里浪費篇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