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推出豐富多彩民俗體驗活動
自然科普展、香囊***、手工DIY包粽子……端午節假期,南寧市文旅行業圍繞端午傳統文化,積極營造濃厚節日氛圍,策劃推出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體驗活動,促進文化旅游消費提質升級。據該市文旅部門統計,6月12日至14日,全市累計接待旅游人數253.9萬人次,旅游消費19.12億元。
6月14日下午,南寧博物館大廳一片歡聲笑語,游客們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帶著孩子一同參與有獎互動問答、超長“筷子”夾粽子挑戰、包粽子等趣味活動。“這種體驗式活動,讓孩子更好理解和喜歡上端午傳統節日。”和5歲兒子一番體驗下來之后,市民潘穎若有所感。
假日期間,游客出游主要以田園休閑旅游、文博游、端午文化主題體驗游、公園文明健康游、親水避暑活動為主。期間南寧文化和旅游市場秩序良好,各景區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十嚴格”。“除了查看健康碼,測體溫等常規措施外,每一班渡船回來,都要進行一次消殺工作。”上林縣霞客桃源景區工作人員陸鳳琴說。
百色壯族“麼乜”香飄四方
“這些人形香囊不僅做工精美,還散發出獨特的香味,我要好好向老師學習***技藝。”6月12日,在百色學院舉行的百色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右江區文化遺產進校園右江壯族“麼乜”***技藝傳承人黃桂珍活動現場,該學院壯族學生韋蘇倩說。
“麼乜”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百色右江上游區域壯族特有的吉祥飾物,其用艾葉、菖蒲、蒼術等多種天然中草藥***成芯,配以吉祥圖案的棉布,縫制成形似小人伸開四肢抱住圓球的香囊。在端午時節,當地民間有***、贈送和佩戴“麼乜”的習俗,有招百福、吉祥平安的寓意。
“每年端午節前,我都會接到很多訂單,客戶遍布全國各地以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右江壯族“麼乜”***技藝傳承人黃桂珍說。
如今,百色在傳統“麼乜”工藝的基礎上,融入更豐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制成耳環、手機佩飾、箱包掛件等豐富的產品,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目前,該市先后創建“右江‘麼乜’傳承基地”“巾幗勵志民族手工藝傳承基地”等,培養一批心靈手巧“右江麼乜”民俗文化傳承隊伍,并培養電商人才,力拓線上銷售,以產業化發展增強非遺活力。
欽州千年古龍窯開窯八千余件坭興陶出爐
6月12日,欽江兩岸,大鼓齊鳴,獅龍舞動。欽州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購物節”開幕式暨第六屆千年坭興陶古龍窯開窯儀式在欽江古龍窯舉行。
今年在古龍窯參與入窯燒制的企業有127家,燒***品有8670件,其中有不少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主題創作的精品。開窯現場,工人把匣缽抱出窯外,取出燒制好的坭興陶作品,給在場嘉賓們品鑒。
當晚,古龍窯沿街舉辦了本土原創音樂會,現場演繹創新結合“坭興陶+民樂”的欽州本土原創音樂節目《陶燃》,讓人眼前一亮。
6月14日,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烏英苗寨教學點“蘆笙文化進校園”課堂上,老師正向同學們傳授蘆笙吹奏技藝。吳小舒/攝
6月14日,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那良村那蒙坡舉辦端午民俗文化活動。舞龍舞獅、采茶戲等傳統表演,讓群眾從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品味傳統節日的味道。潘妮/攝
端午節假期,在恭城瑤族自治縣龍虎古鎮,當地傳統木偶表演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賞。近年來,該縣積極挖掘傳統民俗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周品秋黃若梅/攝
來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06/15/731617.html?_s=162373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