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第一經濟大省四川的經濟總量在去年跨上新的臺階,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5萬億。
1月19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四川省GDP為53850.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兩年平均增長6.0%。
四川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曾俊林表示,這是西部地區首個突破5萬億的省份,四川省2021年GDP約占全國的4.7%,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和西部發展龍頭的地位更加突出。加上重慶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去年的經濟總量預計突破7萬億。
四川省GDP是在2007年首次突破萬億,此后分別在2012年、2015年和2018年跨過2萬億、3萬億和4萬億門檻。總量突破的同時,在全國省份排名中四川也從2007年的第9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6位。
按照四川省“十四五”規劃目標,在“十四五”期間,四川省的經濟總量要再跨上兩個萬億元臺階,年均增長6%。2021年GDP突破5萬億,四川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了第一個總量突破。
曾俊林表示,2021年四川經濟運行的一個特點就是“總量突破”和“速度追趕”。長期保持高于全國經濟增速增長的四川,去年以來,季度增速一直低于全國增長水平,四川全年都在追趕全國增速。
去年一季度,全國GDP增長18.3%,四川增長15.8%,兩者相差2.5個百分點。去年上半年,全國增長12.7%,四川增長12.1%,兩者相差0.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與全國增速差距縮小到0.5個百分點。最終全年增速高于全國0.1個百分點。
對于2022年的經濟走勢,曾俊林也坦言面臨下行壓力。他說,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全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四川既有共性體現,也有特性反映。
曾俊林表示,其中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回升明顯不足。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6.4%,比2019年增速低了4個百分點。與投資和進出口基本恢復到正常化水平相比,消費需求明顯偏弱。
需求不足也影響到供給的恢復。而且生產回升的基礎還不是很穩固,PPI和CPI剪刀差,受原材料價格影響,中下游企業工業生產價格高進低出。還有部分行業產業鏈供給不穩,供貨周期延長,工業增加值的月度波動比較大。
不過,曾俊林表示,2022年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積極因素,比如基數干擾、供需恢復的不均衡性和疫情影響可能將會減弱,經濟將逐步回歸常態化增長,經濟增速將會向經濟潛在增速靠近。
在1月18日開幕的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四川省省長黃強做***工作報告,報告提出了今年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2022年GDP增長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