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財經社芙蓉王
編輯|趙艷秋
01
1996年,賈躍亭23,馮鑫24,一個屬牛,一個屬鼠,一個在山西運城,一個在山西太原,這是兩條平行的人生軌跡,彼此并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賈躍亭辭去了山西垣曲地稅局的鐵飯碗,創辦垣曲縣卓越實業公司,這是他的首次創業實踐,做膠印和鋼材買賣。后來又投資卓越雙語學校,開磚廠,做運輸,賣種子,甚至還開了一家叫“麥肯基”的快餐店。
他原本是襄汾縣人,父親是中學老師,家境普通,但他找對象的眼光很準,攀上了垣曲副縣長的女兒,畢了業便去了女友的家鄉。
馮鑫卻遭遇了職場低谷,他被客戶打了一頓,住了半年醫院。馮鑫因為大學掛科,沒拿到學位證,進了家鄉礦務局當文員,但他最終辭掉了鐵飯碗,跑到喔喔奶糖干銷售,還跑過煤炭運輸,搞過BP機維修。后來因為一位客戶不給錢還胡說八道,馮鑫先動的手,結果被對方反打了一頓。他在住院時天天吃激素,一天胖一斤。
1998年,人生不如意的馮鑫走出山西去了北京。兜兜轉轉,依然沒有太大變化,他當過饅頭廠副廠長,廠長要求他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帶著職工跑操。馮鑫受不了,非常頹廢,他女朋友也在北京,但廠里的安排讓他沒辦法過夜生活。
當時腦黃金、紅桃K風靡一時,馮鑫的市場營銷本領可以讓他過得不錯,但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馮鑫想要的,他寧愿當個混子。他甚至在北京學會了一項生存技能,給報紙上的招商廣告打***,冒充加盟商,然后會有人好吃好喝地招待好幾天,到處騙吃騙喝。
在馮鑫混日子的時候,賈躍亭開始放下縣城的生意,帶著妻兒來太原闖蕩,并成立山西西貝爾通信公司,為當地移動運營商的生產安裝基站避雷器。這是他事業的起步期,以前都是小打小鬧,現在是toB,一筆生意做成就能帶來豐厚的回報。而賈因此掙了幾百萬元,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賈躍亭踏足北京的時間已經是2003年。他在紫竹橋美林公寓租了一處民宅,成立了北京西伯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年,樂視網成立。
賈躍亭這個人不喜歡也不太善于交際,抽煙不會,喝酒不行,即使后來成名了也很少出席企業家論壇,但他搞定關鍵人物的能力卻非同一般。他可以把10萬元錢花出100萬的效果。如果對方夸他的豪車不錯,普通商人會慷慨借給你開幾天,而賈躍亭可能會選擇當場把車送給你。
這種行事風格讓他搞定了很多人,樂視這么一個四五線的視頻網站,居然就能與新浪一起獲得首批互聯網視頻牌照,后來又是唯一一家拿到手機終端內容運營牌照的民營視頻公司以及上海移動的視頻流媒體SP牌照。
圖/視覺中國
牌照是視頻網站成功的通行證。樂視拿手中的視頻片源和運營商或運營商子公司合作,對方向用戶收SP的費用,適當給樂視返點。當這么一家籍籍無名的企業突然爆發出如此強大的能量時,不免在坊間議論紛紛。
馮鑫的貴人是雷軍和周鴻祎。他起初是想去聯想上班,和楊元慶、郭為一樣成為IT英雄,但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聯想沒有要他。他后來又打算去聯想投資的金山,也未果。最后去了文曲星,然后在熟人的引薦下間接入職金山,在雷軍和王峰的手下干活。
馮鑫在這家程序員的公司展現出了營銷天賦,研究庫房、泡在店面里,把賬算得清清楚楚。他像一塊金子,走到哪都閃爍著光芒。
當時金山還是殺毒軟件市場上一個18線的小廠商,遠不是瑞星和江民的對手,但馮鑫搞了“3個月試用版5元錢”的營銷,而對手要賣到200多元一套,這一招把金山毒霸搞得有聲有色,后來又搞198元租,3個月無條件退貨。當時金山毒霸全公司一天賣兩萬套,馮鑫在成都就能賣一萬套。馮鑫很快從基層的銷售晉升為市場總監,在他離職時已經是事業部副總經理。
金山工作讓他跳出了之前的圈層,認識了一大批互聯網人。他意識到通用軟件沒有前途,盜版猖獗,大家擠在一口大鍋邊上,鍋里其實沒有米,只有燒開的水。金山工作4年后,馮鑫選擇離開,去了雅虎中國。
這一階段,周鴻祎是他學習的榜樣,紅衣大炮用免費做軟件的思路對他沖擊很大,以前金山都是最簡單的生意邏輯,賣多少軟件收多少錢,但苦于當時版權意識薄弱,金山過著低保生活。現在別人告訴他軟件免費,通過積累用戶從其他地方獲益。平時不愛做筆記的馮鑫,但在雅虎中國的一年多時間,做了100多頁的筆記,包括摘抄、日常感悟和評注。
兩個背景不深,技術實力不強的山西人,硬是憑借個人努力,以及時運加持,先后在互聯網圈嶄露頭角。2004年,樂視網成立。2006年,馮鑫從蔡文勝手上買下了暴風影音。馮鑫和賈躍亭成了同行,兩人的生意和人生軌跡第一次有了交集。
圖/視覺中國
02
馮鑫過過苦日子,不是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在2010年前后,互聯網掀起了視頻大戰,都在燒錢買帶寬和版權,暴風影音沒有跟風買版權,還是堅持做播放器,追求什么視頻都能解碼播放。
說白了,馮鑫做的是工具,一開始打法還奏效,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70%,號稱“視頻之王”。
當視頻網站掀起燒錢和版權大戰時,馮鑫壓根沒打算跟進,把錢消耗在買版權上不是他的做派。所以,別人虧錢虧到懷疑人生,暴風倒是每年小有盈余,小本經營,歲月靜好。
但暴風影音的護城河不深,后來移動互聯網聲勢越來越大,視頻網站都推出了獨立的App,暴風影音的重要性被時代大潮進一步稀釋,直接導致了用戶數量和廣告營收的下滑。
這跟馮鑫當初暢想的是一個“偉大公司”的夢想不同:當年他期望讓暴風影音取得像今天Google之于互聯網的中心地位。
他有自己的盤算和堅持:如果視頻網站都走在燒版權的窄路上,那么最終能通過的人,必須是這條路上最強壯的那個人。而他并不強壯,內容雖然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用戶選擇視頻服務時,六成以上的判定因素是內容,但在觀看體驗等方面,完全是可以靠產品技術創新來實現。所以,他仍沉浸在3D功能、左眼一鍵高清、右耳環繞聲等功能的改進上。
而且視頻門檻高,和今日頭條早期那樣做一個新聞聚合平臺,完全是兩碼事。這也注定了視頻聚合網站沒有出路。再加上馮鑫不愿失去主導權,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不投降”,在經營狀況開始惡化時沒有大腿可抱。
偏偏樂視走的是另一條路,這也是賈躍亭有先見之明的地方。樂視的商業模式之一是版權分銷,先把整部劇買斷,然后分銷給優酷、愛奇藝這些視頻網站,從中賺取差價。
樂視買版權的時候,其他視頻網站還在盜版路上難以自拔。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花錢買版權的,制片方都熱淚盈眶,全部白菜價,一集電視劇幾百幾千元。2009年首播的諜戰劇《潛伏》,每集網絡版權價格才1000多元。幾年后,其他視頻網站從樂視手上購買版權時,貴了好幾倍。
到了2011年底,樂視號稱手握4000部電影、7萬集電視劇的版權。樂視在版權上的狂熱可見一斑。
圖/視覺中國
沒有資本和版權優勢的暴風,在接下來的幾年過得非常艱難,干脆退出了這場競賽。馮鑫非常失落,“我在這個圈都快20年了,暴風只是一家小公司”。
2013年8月,雷軍找了5個“舊金山”人吃飯。雷軍端起酒杯:跟大家說一下,小米要完成一次融資了,估值100億美元。桌上的人都愣了,既羨慕又好奇,小米憑什么三年時間就值100億美元?
最著急的還屬馮鑫,他一宿沒睡,之前雷軍就找過他們,說以很便宜的價格給他們拿點小米股份,他沒有在意,但現在想想自己吭哧吭哧干了七八年,暴風卻越混越慘。
兩個星期后,馮鑫又單獨約了雷軍,向他討要快速成長的錦囊妙計。雷軍指出了馮鑫的三個問題:找的方向不夠大,對錢認識不夠,得找個人幫你。
馮鑫醍醐灌頂。當年他在金山工作時,對雷軍是不服的,金山的很多業務沒做起來都跟雷軍猶豫不決有直接關系。但這次馮鑫很信雷軍,下定決心,不進入紅海市場,只找藍海市場。“如果我沒有本事看到藍海,我們就拼命去找,直到找到為止,紅海戰役是沒必要打的,這是我的基本轉變。”
小米上市后,雷軍寫了一篇范文“小米是誰,小米為什么而奮斗”。很快他發動朋友圈依葫蘆畫瓢,讓他們按照雷軍的模板寫一篇命題作文。這里當屬舊金山人最積極,這也是雷軍擅長營銷的地方,這些響應發文的人,先夸一通小米和雷軍,然后順便幫自己打一波廣告。
馮鑫當時給出的答案是,暴風的使命是創造。
以前他都是跟在別人***后面,別人做什么,他做什么。導致的結果是,別人吃肉,馮鑫只能勉強喝口湯,暴風一直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
2014年,馮鑫決定進軍VR賽道。當時的AR和VR剛進入一波創業熱潮,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非常對馮鑫的胃口,可以大展身手,開創一片新天地。馮鑫非常喜歡強調,暴風VR市場第一,看不到任何競爭對手。
馮鑫在尋找藍海的認知下,給暴風思考了幾個方向,投影也是其中之一。但投影明顯偏工具,容易被壟斷。最后選了VR和電視,至少在馮鑫看來,這需要審美,而且市場夠大。
圖/視覺中國
電動車也是馮鑫看好的賽道,但造車對資本和技術要求過高,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用他自己的話說,“3年之內的事兒,不是戰略,不是未來。但3年之后的事兒,我們要認真地研究到底會發生什么。如果超過5年才會出成果的市場,我們也是放棄的。”于是,他干脆買特斯拉的股票,把汽車的未來壓寶給了馬斯克。
命運最殘酷的地方不是一開始不給你希望,而是起初給了你希望,然后又讓你絕望。如果暴風在A股上市沒有成功,或許馮鑫依然可以過點小日子,做點小本生意。偏偏A股的彩蛋砸在了馮鑫頭上。2015年3月上市后,連續36個漲停板把暴風科技捧上了神壇,也使得馮鑫自以為有了魔力,可以像雷軍和馬云一樣,創造一番前無古人的事業。
只是他沒有想到,他選擇的兩條路——電視和魔鏡,沒有撐到三年就不行了。馮鑫能看到的藍海未必是藍海,這個市場要么不屬于他,要么被過分夸大。暴風魔鏡和暴風TV沒有朝著馮鑫設想的方向進發,百億美元的夢想很快演變成了裁員的現實。
03
2016年,樂視年會選在了剛被樂視拿下冠名權的五棵松體育館,明星和商業大佬云集,賈躍亭壓軸深情演唱《野子》,聲音渾厚,眼眶濕潤。“只有被99%的人嘲笑過的夢想,才有資格談那1%的成功。”這句心靈雞湯被印在了大屏幕上。當時的樂視面臨的質疑聲很大,但賈躍亭的勵志溫情牌成功俘獲了不少人心。這是對有遠大夢想的人一種致敬。
事實上,馮鑫比賈躍亭更早接觸到這首歌,他在閉關時就有朋友給他介紹,這首新歌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成功擊中了馮鑫。他單曲循環了很長時間,甚至在2015年暴風宣布做電視時,請來了歌曲原唱蘇運瑩。
但沒想到被賈躍亭一唱成名,效果出奇得好。馮鑫的媳婦和朋友都說要唱回來,股價拼不過,不能在唱歌上敗了下風。馮鑫跑到卡拉OK唱了兩天,“怎么大風越狠,我心越蕩”的聲音最終出現在了暴風的發布會上。
誰也沒想到,兩個幾乎零交往的山西人居然在一首歌上達成了共識。那段時間,馮鑫非常喜歡和樂視比較。比速度、比效率,樂視上市6年完成的成績,馮鑫就爭取用兩年時間。記者問他給上市第一年暴風的表現打分,馮鑫說,打100分,“望向2025找不到競爭對手”。
暴風上市歷程兜兜轉轉,拆了VIE架構,從美國回到國內上市,而中途又因為IPO關閘等因素,差點夭折。就在馮鑫痛苦難熬時,餡餅砸了過來,暴風科技成了第一家拆美股架構回A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當時所有機構都搶著買,暴風科技的網上有效申購戶數,排在創業板有史以來的第二名。
圖/視覺中國
暴風科技的股票被爆炒,如果在發行時搶下1000股,兩個月后就能掙32萬元。在資本狂歡的背后,暴風科技的業績卻處于虧損狀態。暴風在上市后的第一個季度財報營業利潤為-683.97萬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0.85元。
股市突然給了這兩位山西人每人一碗蜜糖。沉寂已久的A股開閘放水兩家視頻網站起家的公司,如久旱逢甘霖,股價一飛沖天。
暴風市值超過100億元時,馮鑫還抑制不住激動,在朋友圈Mark了一下。但馮鑫低估了A股的瘋狂,暴風在上市兩個月后市值就超過300億元。與暴風科技主業相近的中概股迅雷在美股的市值則為6.67億美元,暴風的市值相當于9個迅雷,并且超過優酷土豆的51億美元。
這一切在沖擊著馮鑫的認知,連他自己都覺得泡沫太大,股市讓馮鑫掌握了一枚核武器,以前都是小米加步槍,一槍一個子彈,突然發現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當時的馮鑫有著迷之自信。“暴風不需要炒作,暴風自帶概念”。在他看來,資本市場對暴風有一種自帶光環的認可。這種幻覺很快在一輪輪的暴跌中幻滅。
賈躍亭當年提出過樂視生態概念,7個子生態,一個都不能少。而每個子生態融到的錢,不一定能留給自己用。馮鑫也提出過聯邦生態的概念。所謂聯邦生態,就是馮鑫把各業務的管理權直接分給合伙人,充分授權,相對獨立。這非常依賴業務負責人的素質,而且暴風科技的聯邦生態也正好7個模塊。
“大部分樂視做的事我們也做了,還有我們做了他們沒做的”。樂視出事后,暴風被戲稱為“小樂視”,馮鑫開始非常避諱與樂視掛鉤。被人評價為是“某某賈躍亭”,相當于創業生涯判了死刑,也是不靠譜的代名詞。馮鑫為了避免外界老拿暴風與樂視比較,開始改唱《追夢赤子心》,臺下坐著的是張楚和唐朝樂隊,歌詞不一樣,意思都差不多。
暴風上市一年后,馮鑫寫了一封股東信,字里行間寫完了野心。馮鑫每一年都要給股東寫信,而信的內容一年不如一年,暴風的戰略更是一年一個樣,從“DT大娛樂”到“N421戰略”,再到“AI+2塊屏”,以及后來的“AllinTV”,讓人眼花繚亂,并不比生態化反更容易理解。
被壓抑多年的暴風科技,像一個暴發戶,在資本和戰略上瘋狂部署。A股的特性決定了暴風在上市前不敢亂花錢,需要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而上市后隨著股價暴漲往往是瘋狂擴張。只可惜,馮鑫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大的成功決策。
或許是A股的瘋狂讓每個人都瘋狂起來,馮鑫在暴風上市一年后收購體育版權代理公司MPS時,表現得讓人有些捉摸不透了,手法非常生猛。
2016年6月的一場發布會上,馮鑫還把MPS的創始人安德烈親切地稱呼為兄弟,并替他回答媒體的提問。當時馮鑫篤定,“MPS是暴風進軍體育產業的一個門票”。
但就是這樣一個價值7億美元的國際并購埋下了隱患。當時這家歐洲企業已經暗坑密布,原有的版權到期后很多也沒有再續上,收購兩年后即宣布破產。
這筆52億元的并購里,馮鑫出資2億元,光大投資出資6000萬元,用杠桿的方式撬動另外50億元資本。最終招行銀行出了一半的錢。當時招商銀行與光大資本簽訂了《差額補足函》,當其不能順利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提供兜底資金,這也是為什么光大證券今年公告,計提了15.21億元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
當初,暴風還想花10億買下劉詩詩和吳奇隆的稻草熊影業,還好被證監會否了。馮鑫事后還感慨自己膨脹了,感謝證監會挽救了他。但最終他還是在MPS的項目里栽了跟頭。
馮鑫被警方采取強制措施,據說也是因為涉嫌在收購的MPS項目中存在行賄行為。隨著***機關的調查,可能還有更多的瓜會浮出水面。
但實際上,馮鑫在暴風影音上市過程中,自己并沒有***多少錢。2015年7月,經歷了頂峰的暴風科技開始向下走,馮鑫給全體員工發倡議書,號召員工增持暴風股票,如果發生損失由他承擔。他甚至給入職三年以上的員工發放補貼,只要買公司股票,由他個人補貼50%。盡管馮鑫有心,但員工無意,大家表面上答應了,暗地里都在減持。
甚至蔡文勝、江南春這些投資人,都紛紛加入拋售***陣營。股票***一時爽,一直***一直爽,他們買入的價格不到10元錢,但暴風股票的高點超過了300元。馮鑫減持已經是2018年下旬,韭菜都被蔡文勝割完了,暴風的股價已經跌到了10元錢左右,并沒賺到幾個錢。
所以,在馮鑫出事后,蔡文勝站出來力挺。“一家公司能上市,最苦一定是創始人,看起來風光,卻承受最多挑戰和艱辛,投資人都可以先***,創始人必須堅持到最后,而且結果還不一定好。”你看看,錢被你蔡文勝掙了,到頭來好人也讓你做了。
暴風股價瘋炒時,作為主角的馮鑫跟個吃瓜群眾一樣,看著賬面財富蹭蹭猛漲,啥事也沒干。這件事讓馮鑫非常后悔,一是自己沒資本經驗,二是找了個不靠譜的CFO,如果在股市最好的時候定增融資,也不至于后來股價暴跌后搞得如此被動。
暴風上市后的三年,幾乎就沒有融過錢,后來推出的20億融資方案被證監會否了。
反觀賈老板,財技出色。樂視網從2010年上市后,7年時間融資高達300億元,瘋狂增發,拼命借錢。而樂視資金斷裂前的2015年6月,賈躍亭減持***約25億元。當年10月,賈躍亭再***1億股樂視股票,***32億元。賈躍亭承諾把減持獲得的資金全部借給樂視網,不收利息,緩解公司資金壓力。而且樂視網還錢后也不放在自己口袋里,全部買樂視股票。聽起來,這是要入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節奏。
誰也沒想到,錢被賈躍亭拿到手后,不但沒有借給樂視網,反而在樂視最艱難的時候,收回了約30億元的借款。導致樂視網的資金情況雪上加霜。
04
馮鑫這個人,給人的印象比較純粹,有點文青,熱愛搖滾。他甚至會周末專門跑到太原去給愛茶之人捧場。
打坐閉關也是他的一大愛好。他在初二時看了一本氣功雜志,學著打坐,無意間治好了他的鼻炎。所以現在每次企業遭遇困頓,馮鑫就習慣性與世隔絕,閉關思考。
但他并不給人玄幻的感覺,與人交往不裝不端,也愿意掏心窩子。這種人往往人緣很好。雷曉宇在2011年采訪過一次馮鑫,當時暴風即將上市,馮鑫打開了話匣子,雙方聊了4個小時。
媒體人程苓峰以朋友身份寫過馮鑫,他提到兩人相處的一個小故事:馮鑫跟一群創業者去美國,當地企業招待他們,請了一群洋妞陪大家喝茅臺。主辦方很貼心,喝了酒還要陪大家跳舞,馮鑫放不開就往角落里躲,還是被洋妞生拉硬拽。
馮鑫被逼急了,直接往外邊的車上“逃離”,還說了一句讓整車人捧腹的話:“靠,美國人也來這套。”
這是他難能可貴的地方,他有底線、要臉面、誠懇、有趣。這也是別人喜歡與他打交道的地方。雷曉宇問他是否會被接下來的財富改變,馮鑫堅定地認為不會。他對物質的訴求并不高,他唯一想的是私人飛機,因為這樣他就可以坐飛機抽煙了,甚至可以躺在私人飛機的浴缸上泡澡。當然,這更多是幻想一番,畢竟聽起來有些夸張。
2016年11月,賈躍亭毫無征兆地發了一封5000多字的“罪己詔”,核心思想是過去幾年樂視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2018年7月,暴風科技也發布了馮鑫版的“罪己詔”,長達8000多字,這篇以問答形式的長文居然是暴風市場部負責人與馮鑫的一場兩個多小時的對話。馮鑫非常坦誠,解釋當前的困境以及造成困境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暴風有困難,馮鑫膨脹了。
馮鑫熱衷于沉浸在精神世界里,要么像個基督徒一般天天反思懺悔,要么像個搖滾青年,道德潔癖自視甚高,這也導致了他在商業世界的縷縷誤判。馮鑫在接受采訪時,反復提到《道德經》和《約翰克利斯朵夫》。
甚至到了2017年,馮鑫還專門做過一個分享,闡述他對于道德經的理解,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得不令人懷疑,馮鑫在道德經上花的時間或許比花在經營公司的時間還多。
馮鑫一直在追求返本歸真。而商業世界的廝殺靠的是摸爬滾打,不是坐而論道。馮鑫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慷慨講義氣。馮鑫在金山的上司王峰評價,“他沒有敵人,絕對不是做惡之人。”所以當馮鑫出事被捕后,很少人落井下石,更多企業家對他表達了同情和惋惜。
反觀賈躍亭,除了小薇,幾乎無人為他辯護。
樂視在2014年出現重大危機時,賈躍亭掉頭就跑,用他自己的話說,“去開拓國際市場”。媒體問他什么時候回來,他說下個月回。當所有人都以為賈躍亭回不來時,半年后他卻平安落地,重新出現在了東四環的樂視大廈。
圖/視覺中國
僅隔三年,樂視資金鏈斷裂,賈躍亭又跑了,媒體問他什么時候回來,他說下周就回,誰知道,此去經年,下周回國竟成了一則笑話。
如果換成馮鑫,大概率不會跑,不是身手沒賈躍亭敏捷,而是性格所致,畢竟這么一個性格倔傲之人,是不屑于一走了之的。
但馮鑫的短板也非常明顯,他是銷售出身,戰略能力不足。而當超出他能力范圍內的好運降臨時,帶給他的不一定全是蜜糖,也有可能是砒霜。他不得不做出力所不及的決策來留住這份好運,而往往需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賈躍亭和馮鑫都是在資本熱捧下迅速走上人生巔峰,而他們也都無法在資本駭浪中掌握自己的命運,并在資本瘋狂的膨脹之中走向谷底。
參考資料:
視頻之王,環球企業家,2009年1月
馮鑫:我被暴風綁架了,創業家雜志,2011年7月
樂視命運,財經雜志,2014年11月
暴風影音CEO馮鑫:江湖中迷走渾然身自由,i黑馬,2015年3月
專訪馮鑫:給此刻的暴風打100分,望向2025找不到競爭對手,創業邦,2016年6月
馮鑫:什么是真正的“順勢而為”,盒飯財經,2017年9月
專訪馮鑫:跟賈躍亭零交集被說像樂視太冤枉,界面,2017年9月
專訪馮鑫:暴風的挫敗與重構,騰訊科技,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