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唐全傳》和《隋唐演義》里,楊林是隋朝的王室成員,是隋朝的創始人楊堅的表弟。他的武器是一根叫做囚龍棒的長棍子。在建立隋朝之前,北周武帝宇文邕興兵滅北齊,護衛大將軍楊忠為元帥,楊林為行軍都總管。他參加了北周吞并北齊的戰爭。在戰爭期間,楊林領兵攻破北齊晉陽城,守將、武衛大將軍秦旭(小說中秦瓊的祖父)孤軍力戰而死。在攻打濟南的時候,濟南守將是秦瓊的父親秦彝,因北齊丞相高阿古開門投降,濟南城迅速失守,秦彝戰死,楊林將秦彝盔甲武器收藏了起來
楊林
北齊滅亡,楊忠等勝利班師。不久楊忠病逝,其子楊堅繼承爵位。后來楊堅廢黜北周靜帝宇文闡,自立為帝,楊林被封為靠山王。即使在楊林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也始終忠于隋朝。
楊林有十幾個收養的兒子,他們都在軍事或武藝方面都很嫻熟。在楊廣登基時,楊林派人送皇綱,結果半道被程咬金等截去。楊林誤抓秦瓊,當他第一次遇到秦樹寶時,秦叔寶的武藝人品和軍事才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楊林要求收養秦叔寶為他的第十三個養子。秦叔寶認為這是一個為父親秦彝報仇的好機會,所以他就成了楊林的第十三個太保。然而在楊林身邊,秦叔寶一直找不到機會復仇。后來,秦叔寶從楊林軍中逃脫,加入了瓦崗軍。
隋唐演義,秦瓊扮演者
知道他的一個兒子背叛了他后,楊林非常生氣,就帶領部隊攻擊瓦崗寨,但可惜的是,就在瓦崗寨被攻破前,徐茂公策反了楊林的副將唐弼。與此同時,楊林的前副手曹延平,秦叔寶的表弟羅成也來幫助瓦崗寨。在接下來的戰斗中,楊林的一半兒子,包括盧芳,薛亮和楊道源,都被瓦崗寨的戰士殺死。更糟糕的是,由劉留王領導的另一個反叛組織襲擊了楊林在登州的大本營。楊林別無選擇,只能從瓦崗寨撤退。
楊林
在隋朝末年國家完全陷入混亂之后,楊林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鎮壓叛亂。然而,楊林在四平山的戰斗中,被剛剛被李元霸打敗搞得十分憤怒的裴元慶,擊敗并幾乎被殺。楊林后來提出揚州比武試圖絞殺綠林好漢。在該計劃失敗后,楊林和他的養子之一尹岳,遭到秦叔寶和羅成的伏擊。尹悅在戰斗中被秦叔寶殺死,楊林被羅成傷打傷。
當時是秦叔寶為父親報仇的好時候,但最后秦叔寶還是原諒了楊林,因為秦叔寶也是楊林的養子,楊林教他很多兵法和武藝。此外,與當時的許多其他地方長官或將軍不同,楊林從來沒有傷害過百姓,這就是為什么雖然楊林殺死了秦叔寶的父親,但秦叔寶仍然尊重楊林。
羅成扮演者
戰敗后沮喪的楊林說,雖然后來他知道秦叔寶的父親是秦彝,但他從不后悔收秦叔寶成為他的養子,因為秦叔寶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楊林說他一直尊重秦彝所表現出的忠誠,但他不得不殺死秦彝,因為他們當時是敵人。他還告訴秦樹寶,隋朝可能會滅亡,但是普通民眾的美好未來將依賴于秦樹寶和羅成這樣的英雄。隨后楊林自刎身亡。
原型一般來說,楊林原型有三種可能的。他們三人都有一些與楊林相似的方面,但沒有一個可以完全和完美地反映楊林在小說中的形象。
楊林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是根據隋朝皇室的名將楊雄的說法。楊雄與楊林相似,因為他們都是隋朝皇帝的近親,他們都武術高強又是軍事精英。然而不同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楊雄比楊林在小說中死亡的時候更早(公元612年)去世楊林的故事很可能是基于來護兒和張須陀的故事。來護兒是隋朝著名的將軍,他以平定淮河流域和長江下游的叛亂而聞名。他也是第一個在真實歷史中發現秦叔寶才華的人。像楊林一樣,來護兒一直忠于隋朝,直到去世。他在軍事政變中被宇文化及殺死。雖然賴虎兒從未出現在小說中,但他卻是隋唐十八好漢里最受歡迎的。張須陀,是隋朝著名的軍事天才,以平叛黃河附近叛亂勢力而聞名。如果來護兒是第一個了解秦叔寶才能的人,張須陀則是第一個給秦樹寶提供成就機會的人,秦樹寶和羅士信就是在張須陀部隊擔任副將時出名的。最終在任滎陽通守期間討伐瓦崗寨,被李密、翟讓等人埋伏斬殺,時年五十二歲。所部官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隋煬帝非常悲傷,追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滎陽郡守。歷史一角
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事,在亂世里何談仁義堅守初心?
好了本期的歷史故事分享就到這里了,關于楊林在正史中的原型是誰?大家可以留言討論,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