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歷史上很多為人都十分喜愛穿著中山裝。發展到如今,更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文藝工作者,普通百姓,退休老人等)。
中山裝(Chinesetunicsuit)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近現代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并被世人稱為中山裝,此后中山裝大為流行。
該服裝的思想和政治含義:
四個口袋寓意“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
倒山字形“筆架蓋”,象征崇文興教,重視知識分子;
門襟的五粒紐扣,分別表示孫中山先生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
四個口袋上的四粒紐扣則含有人民擁有的四權:“選舉、創制、罷免、復決”權;
袖口上的三粒扣表示“民族、民生、民權”的三民主義;
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
背部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現如今特受中老年朋友的喜愛,穿著起來精神抖擻。每逢重大節日,我們的領導都會穿著中山裝盛裝出席。中山裝衍生出來的服飾更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