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是明代陳繼儒的通俗讀物,與洪應明的《菜根譚》,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共稱為“處世三大奇書”。
這是一部記錄名言名句之書,所有句子皆有出處,但匯集一處,又自成一書;全書分為“醒,情,峭(qiào)”等十二卷,內容涉及立言,立德,為學,致仕(shì),立業,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達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超凡脫俗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下面來看看這部經典書籍中的“醒篇”:
1.積丘山之善,尚未為君子;貪絲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積丘山之善,尚未為君子:累計了有如小山一般的善行,還不見得算是君子;這只不過是君子表現的一個方面而已,君子至少還要滿足“仁義禮智信”的要求。有些富人賺了錢也捐款做好事兒,但他可能在賺錢的時候,無奸不商,甚至行賄受賄,當然不能算是君子。
貪絲毫之利,便陷于小人:貪圖一絲一毫的便宜,漸漸就淪為小人。
今天拿一點,明天拿一天,越拿越多,成為了習慣,習慣又成了自然。
那些淪為階下囚的貪官污吏,無一不是從貪小便宜開始,越貪越多,乃至于自己都剎不住車。
2.智者不與命斗,不與法斗,不與理斗,不與勢斗
智者不與命斗:具有智慧的人不與命運抗爭;當你殘疾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沒有任何好處;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然后在此基礎上,在這種客觀條件下,看看還有什么可以做的。
不與法斗:做了虧心事,傷害他人,存有僥幸心理,就是與法斗,最終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不與理斗:不和真理較勁;比方說我們在地球上都是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你不承認這個原理;偏偏要從高處跳下來,那么受傷的當然是你,因為你不可能飄起來,更不可能像超人一樣飛起來。
不與勢斗:也就是不與大勢抗衡;所以了解些新聞知識也是必要的。
兩耳不聞身外事,想辦培訓班;而現在國家正好明令禁止學生在外補課,你還在這個領域去創業,去投入大量資金,就是與大勢斗,你不虧錢誰虧錢。
3.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簟(diàn)食豆羹(gēng)之間;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容易發現自己的良心;所以不要做壞事,做了良心過不去的事情,往往在深夜,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間:真情是在簡單的飲食之中顯現出來;有一檔節目《深夜食堂》,大家就聚在一個簡單的小酒館里,吃著簡單的食物,與老板聊聊天,流露真情,療愈心靈。
你回到家里,身心疲憊,家人給你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好過在豪華大***,陪客戶吃的那些高檔菜肴;一個是應酬,一個是休息。
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與其要求別人,強迫他人;不如讓其自己反思,最終得出結論,做出選擇。
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與其攻擊別人,不如使他自己露出破綻;驕傲自大的人,喜歡吹牛的人,往往會暴露缺點,最終吃了大虧。
4.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chún)鼓舌,妄生是非,故知無事之人好為生事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不耕田就享有食物,不織布就有衣服穿。
沒事兒可做,其中有一部分人,就開始百無聊賴,就開始不務正業,就開始抽煙喝酒賭博了;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找到了良好的興趣愛好,練練字,看看書,鍛煉鍛煉身體。
搖唇鼓舌,妄生是非:其中一部分人,開始賣弄口才,逞口舌之能,搬弄是非,張家長李家短的。
故知無事之人好為生事:由此可知,沒有正事可做的人,就容易惹事生非。所以,有時候忙碌是好事兒;忙碌不會讓你胡思亂想,忙碌不會給自己招惹麻煩。
5.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拖泥帶水,猶猶豫豫這個毛病,病根在一個“戀”字。說白了就是舍不得,舍不得也得“舍”,不肯“小舍”,最終只能“大舍”。
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根據形勢變化而進行調整的妙處,在于一個“耐”字;棘手的事情,干脆拖一拖;耐住寂寞,耐住怒氣,等形式變了,你的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也就不解而解了。
“醒”是指在濁世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純樸的心靈,不被世俗名聲所惑,不為世俗利益所誘。
保持清醒意味著對自己,對世事不茍且,寧愿看到真相也不掩飾,不回避。
更要站在一定高度縱觀全局,能像旁觀者一樣觀察自己;理清自己的內心,清醒而鎮定的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