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為文學家最簡單的年代。
一段經典文學、自己的社會觀察、多年的人生感悟……只要你在末尾加一句「今天就是肯德基瘋狂星期四」,那你就成為了肯德基文學家。你把你的作品發到任意一個群里,之后自然有人會主動轉發你的作品。
不為什么,只因為今天是肯德基瘋狂星期四。
▲肯德基瘋狂星期四文學作品
肯德基文學興起,打工人絕佳摸魚素材今天是周三,直接缺勤,給老板個下馬威,讓他知道你不是好惹的。我給大家放個假吧,明天不要上班了,要是你老板問起來,你就說提前去肯德基***了,炸瘋狂星期四的勁爆雞米花。
“我有點想你,你呢?”前男友剛剛給我發來了這條消息,忽然間有些恍惚。好像我們還在一起。那三年里,我們一起放羊,一起喂豬,一起下地插秧。他親手***的那一大束大蒜花捧美如繁星。我難以忘記,我們分開的那一天,他發來的最后一條信息:今天肯德基瘋狂星期四誰請我吃?
正在循環播放《有沒有人請我吃肯德基瘋狂星期四》
●━━━━━━───3:36??????
我本是上市公司的老總,卻被詭計多端的奸人所害!下屬棄我!股東逐我!甚至清空我的股份!重來一生,我只想奪回我的公司!今天肯德基瘋狂星期四,誰請我吃?
▲肯德基瘋狂星期四文學作品
這是什么?這是肯德基瘋狂星期四文學作品。
不知所云嗎?邏輯不通嗎?難以理解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這就對了,因為肯德基瘋狂星期四文學的魅力就在于一個已知的反轉。不管前面的故事怎樣動人,轉折如何生硬,最后的主題都只能有一個——今天是肯德基瘋狂星期四。
這種做法前有古人,后也一定會有來者。
「古人」拼多多,在外部鏈接被禁后就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通過拉人返現金的激勵措施,讓用戶自愿為它灑熱血、搞創作。當時就有童話寓言風、贅婿逆襲風、科學探秘風、表白祈求風等不同風格,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還是要請你復制信息,打開拼多多,幫他領紅包。
▲拼多多文學.圖片來自:創事記
只是和拼多多用戶轉發還可能得到100元的現金不同,大家轉發瘋狂星期四,哪怕加上那一句「誰請我吃?」的文案,大概率也是沒人請吃的。僅從文案角度而言,一個文案轉化率高,一個文案轉化率低上了不少,但大家依舊樂此不疲。
每周三就開始收到星期四文案提醒的婷婷默默也成為了肯德基文學家。她將那些有趣的文案轉發給了同為打工人的同學,自己也寫了一條——有人緩緩從500平的大床上醒來,有人八點就開始搬磚。破工作,不干了,沒有年終獎還哭哈哈,所以請我吃肯德基瘋狂星期四?
▲肯德基
婷婷表示自己其實并沒有想靠著這個真的有人請肯德基,但拿來摸魚創作、發泄一下情緒是真的很不錯。「我自己基本是在同事群看到大家在發,沒事干拿這個摸魚也挺好。」另一位認真工作的黃先生則表示自己不是拿它摸魚的,他只是從這種轉發中找到了更多的樂趣。
第一,真的便宜;
第二,我真的愛吃吮指原味雞;
第三,瘋狂星期四的文案讓我找到了看歐亨利小說的樂趣
▲肯德基文學讓人找到了歐亨利小說反轉的魅力
不僅是街角優惠券,還是新品助推器80后、90后的朋友們對于肯德基應該有這樣一種共同回憶——紙質優惠券。小小的一張紙有整齊的裁切虛線,小朋友們輕輕松松就能把它撕下,仔細對比優惠券哪個更想吃、哪個更優惠。
這是八年前就在吃肯德基的人才能有的回憶。現在紙質優惠券淘汰了,變成了電子優惠券,但相比以前,效果弱了不少。以前的大家看到優惠券也不丟垃圾箱,反而會選中自己的裁下來,一定要在過期前用完。
▲當年的肯德基優惠券
五彩斑斕的紙質優惠券,它的誘惑力可是電子屏幕卡包優惠券比不了的。每當你把手放到口袋里摸到優惠券時,你就能想起自己應該要去吃肯德基了。圖片上的油炸食物和手上拿著的優惠券讓你無法拒絕。
放到互聯網時代,這一招叫用戶促銷、用戶召回。只是互聯網時代這么干的品牌可比原先多太多了,以前的優惠券還得找印刷找***員工,現在的優惠券就是找產品和設計聯動一下,決策成本低了太多,這也讓電子優惠券的轉化比以前低了不少。
肯德基可不是一個愿意和其他品牌差不多的類型。在學習和變化上,它向來很快。2002年,肯德基上線了早餐粥和首款米飯產品,就此拉開了本地化的先河。而麥當勞第一個本地化的產品,是在2013年才正式售賣的。
▲肯德基螺螄粉,本地化代表
反應快,本土化多年效果好,肯德基學習前輩的先進經驗,成功打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瘋狂星期四文學現象。除了讓大家在周四排隊去買肯德基,瘋狂星期四也能幫品牌節省不少預算推新品。
上上周的無骨雞柳,前一周的串串,這周的小酥肉,還有未來可能會在星期四被熱銷的新品。如果沒有瘋狂星期四,這些新品一般會是點單率倒數的存在。但有了優惠就不同了,有優惠買優惠是大部分消費者的良好習慣,原先需要諸多預算才能讓用戶知道的新品靠著瘋狂星期四就完成了第一波露出。之后用戶要不要繼續選,這個新品什么時候下架好,品牌自有后臺數據在檢測。
▲上周的新品串串
你可以理解為,肯德基在「造節」。只是雙十一、618這種一年一度的節慶太短了,快餐品牌需要的是當周快樂。不過這種一周一度的節日,想要火出圈,也得想辦法。
2018年,瘋狂星期四剛剛推出的時候廣告語是「瘋狂瘋狂星期四,九塊九塊九塊九」。彼時也有鋪天蓋地的打廣告,但效果很明顯沒有今天的肯德基文學好。
即便有人反感人類的復讀機轉發的「文學」,也有更多人加入到了文學大軍的創作、轉發隊伍中。
可以想像,即便這波熱潮過去了,肯德基星期四有活動的印象還是留下了。
▲肯德基
優惠不斷,兩大快餐巨頭一起下沉但進擊的其實不僅有肯德基。在瘋狂星期四還沒成為文學現象的日子里,麥當勞和肯德基其實一直都在推優惠,就看誰能先占領用戶心中的高地。你有瘋狂星期四,他也有年終狂歡,兩個從優惠層面來說其實力度差不多大。只是肯德基集中在周四引爆,麥當勞是每天都有新優惠。
這和肯德基、麥當勞這兩個品牌剛進入中國的形象完全不同。剛進入中國時,這兩個品牌都是百分百的網紅品。什么?現在的新消費品牌都要排隊,那都是這兩個品牌經歷過的。在當時,他們代表的不僅是一種快餐食品,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肯德基在北京開的第一家店
當肯德基和麥當勞分別在北京、深圳開第一家店后,他們也開始迎接越來越多的用戶,開越來越多的店,讓用戶認可品牌,將它作為快餐的首選。這個時候,他們成為了大眾消費品牌,但還是用戶心里有保障的餐飲品牌,小朋友們在麥當勞過生日,也有人想要收集這兩個品牌的玩具。
群眾基礎有了,品牌美譽度有了,知名度也不缺,那么下一步呢?
下一步是開更多店,拉更多人來吃快餐。
▲麥當勞中國內地市場第4000家門店位于溫州
今年6月麥當勞突破4000家門店之后,就表示品牌在2021年預計再增開500多家門店,這相當于平均17個小時就開出一家新店。而肯德基母公司百勝在疫情下依舊平均8小時開一家新店,刷新百勝中國33年經營歷史上新開門店紀錄。
雙方都曾公開表示,下沉市場是接下來主要發力的方向。但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經濟結構不同,也得用不一樣的打法。中國萬店品牌和拼多多已經示范了如何贏取下沉市場的歡心——低價,高性價比。
像螺螄粉、粽子那樣的中式新品在品牌投入大量宣發成本后確實能在短時間獲得不少的關注度。但要想要持續的下沉客流,從優惠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很合理。所以麥當勞、肯德基的優惠也越來越常態化,每天都有新優惠。
▲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優惠
從全國唯一門店打卡排隊吃快餐,到今天的千店品牌,麥當勞和肯德基越來越懂中國用戶。靠社交網絡引爆傳播、推中式新品、搞超多優惠,這都是兩個品牌的本地化努力。只是在越來越多的促銷優惠外,還是會有品牌的粉絲感到有些傷感:
以前還有法式套餐什么的,現在全是9.9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