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禮儀之邦,
這一點,從古人的語言上就可看出來,
謙辭、敬語,是古人說話的“禮儀”。
貴庚——問人年齡
貴恙——問對方的病況
斧正——請人修改詩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違教——指離開某人后未見面(多用于書信)
雅教——稱對方對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誨
昆玉——對別人弟兄的敬稱
潭府——尊稱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惠鑒、鈞鑒、雅鑒、臺覽——請您審閱、審查、指教
謹悉——恭敬地知道
謹啟——恭敬地陳述
歉難——因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
惠納、笑納——接受
臺安、臺祺、臺餒——您安好、吉祥、平安
商安、教祺——經商、教書安好
惠贈:指對方贈予(財物)
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家父: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
駕臨:稱對方到來
見教:指教(我),如“有何見教”
見諒:表示請人諒解
借光:用于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辭
金蘭:可用做結拜為兄弟姐妹的代稱,如“義結金蘭”
垂問:敬辭,表示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
垂愛:(書)敬辭,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多用于書信)
久違:好久沒見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見面時說)
勞步:敬辭,用于謝別人來訪
勞駕:客套話,用于請別人做事或讓路
令愛(媛):敬辭,稱對方的女兒
令郎:稱對方的兒兒子
令親:稱對方的親戚
令堂:稱對方的母親
令尊:稱對方的父親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時,客人請主人不要送出去
名諱:舊時指尊長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內眷:指女眷
內人: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
賞臉:客套話,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贈品
舍間:謙稱自己的家,也稱“舍下”
舍親:自己的親戚
臺端:舊時稱對方,(多用于機關、團體等給個人的函件)
臺甫:舊時用于問人的表字
臺鑒:舊時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表示請對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話,依賴別人的富氣使自己幸運
當軸:舊時指***領導者
擋駕:婉辭,謝絕來客訪問
丁憂:遭到父母的喪事
斗膽:形容大膽(多用作謙詞)
方家:“大方之家”的簡稱,多指精通某種學問、藝術的人
父執:父親的朋友
割席:指與朋友絕交(典出管寧、華歆)
閣下:敬辭,稱對方,多用于外交場合
更衣:婉辭,上廁所
股肱: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
光顧:敬辭,商家多用以歡迎顧客
光臨:敬辭,稱賓客來到
歸天、歸西:婉辭,人死之稱
歸省:(書)回家省親
過譽:謙辭,過分稱贊
海涵:敬辭,大度包容(多用于請人特別原諒時)
寒舍:謙辭,稱自己的家
合巹(jǐn):成婚
候光:敬辭,等候光臨
候教:敬辭,等候指教
后學:后進的學者或讀書人,多用作謙辭
惠存:敬辭,請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寫的上款
惠顧:惠臨,多用于商店對顧客
惠臨:敬辭,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