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的新年,也就是“元旦”。小時候?qū)Α霸边@個詞很陌生,那時候大家都說“陽歷年”,經(jīng)常聽到大人們說“冬至十天陽歷年”。記得那時我還在農(nóng)村小學里讀書,老師們和其他大人們都不重視這個節(jié)日,當時“元旦”放不放假我都記不清楚了。
我們現(xiàn)在過的陽歷“新年”是從1912年開始的,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nóng)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就規(guī)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是那時候還不叫“元旦”。
今天我們所說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
要說起“元旦”這個詞,并不是1949年確定陽歷新年后才有的。要弄清“元旦”的來龍去脈,我們還是按照慣例先從“元旦”兩個字說起吧,“元旦”由“元”和“旦”兩個字組成,“元”為第一或開始之意,“旦”為天亮或早晨,合而釋之,就是新的第一天。
“元”字甲骨文作:
“元”字的甲骨文及釋義
“元”字甲骨文突出了人的頭部,最初之意為“頭”,現(xiàn)在“元首”一詞就是例證。后來“元”才引申出第一、開始之意。
“旦”字甲骨文作:
甲骨文“旦”字
金文“旦”字,日下有所變化:
金文“旦”字
“旦”字,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旦,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也?!痹S慎認為“旦”字當是指事字,就“旦”的本義來說,不當是“明”,而應是“日出乎明之時”,當是早晨或天明。從甲骨文金文看,“旦”字也可看出會意之法,日下當為日剛升起的日影,甲骨文為空心,或許是因為刻寫之便,金文舊變?yōu)閷嵭模迫沼?。當然,也有人對許慎的說法提出異議,于省吾先生就認為“旦”字從日,丁聲,日下為丁字,“丁”表示聲,其解釋似可自圓其說,但本人更贊同“旦”字為會意字。
至此,我們對“元”和“旦”兩個字做了考證,“元”字由“頭”之意引申出開始、第一;”旦“表示太陽從地平線升起,表示一天的開始?!痹白鳛楹铣稍~,也就表示一年第一天的開始。
“旦”釋義圖示
但是,“元旦”指新年并不是從新中國才有的事?!霸币辉~,據(jù)說源于三皇五帝,但最早見于南朝《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彼未秹袅轰洝芬嘤校骸罢滤啡?,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jié)序,此為之首。”但是,這里的“元旦”都是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但是古代特別是漢武帝之前,正月初一也并不統(tǒng)一。一直至漢武帝才定下孟喜月(元月),也就是正月的第一天為元旦,后來這一固定日期和說法一直沿用到清末。
到1949年,“元旦”便開始指稱陽歷的1月1日了。
我們大致可以這樣“元旦”一詞的發(fā)展軌跡:“元旦”一詞,據(jù)說起源于三皇五帝,但是見諸于文字是《介雅》,漢武帝之前“元旦”(正月初一)從哪一天算不太固定;至漢武帝“元旦”固定下來了,為正月初一;“元旦”直至清朝末年都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1949年后為陽歷1月1日。
*歡迎批評,希望小短文能給您帶來好心情!如果感興趣,請點擊訂閱關(guān)注本頭條號,與您相識在字里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