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將至,我國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都將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為“元旦”。元旦由來已久,有很多傳統(tǒng)的習俗,而我國地大物博,全國各地慶祝元旦的習俗都不一樣。接下來,就讓我們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北方的元旦風俗
我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很大,這與氣候和習俗都有很大的關系。我國的北方冬季天氣寒冷,晝短夜長。從元旦開始,農(nóng)閑的百姓殺豬宰羊,盤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陜西地區(qū)的人們元旦會聚集子孫禮拜祭祖,稱為“節(jié)坐”;東北地區(qū)的人們則是會在元旦時候品嘗一些凍品、腌菜等食物;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蘆,象征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山東在元旦這一天學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來年金榜題名。以上就是北方的元旦習俗。
南方的元旦風俗
南方的氣候比北方暖和,南方?jīng)]有土炕,北方元旦是“俗”,南方的元旦是“雅”。在江浙一帶,元旦時節(jié)把竹竿束于草上,點火燃燒,稱為“慶田蠶”。紹興元旦會用“茶碗茶”待客,有的還要放入橄欖和金桔,稱為“捧元寶”。在福建,閩音“春”與“剩”相同,元旦吃飯時要在米飯上插上紅紙做的花,俗稱“春飯”。春飯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廈門人在元旦出門前,都得拜玉皇大帝祈求平安,稱為“祭神”。在廣東,元旦拜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也是吉祥如意,來年結余的象征,祭神要供上糖水煮芋頭,叫做“富貴有緣”。
**的元旦風俗
在一水之隔的寶島,元旦這一天全家老少都要圍在一起聚餐,餐桌上擺放火鍋,這叫做“圍爐”。參加“圍爐”的人,桌上的每樣菜都要品嘗,也要象征性地喝酒,以討來年紅紅火火。一般餐桌上會有一道芥菜,稱為長年菜,人認為這種菜象征著長命百歲,煮菜時還會添加粉絲,寓意綿綿不斷,長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