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陽荷可不是洋姜,實則隱藏的“亞洲人參”
洋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太常見了,雖然它是從國外傳進來的一種蔬菜,但如今也成為了我國老百姓常吃的蔬菜了,許多的菜肴中都會放一些洋蔥作為配菜,不少農民還常在菜園子里種植它。
其實在我國也有一種“洋蔥”,堪稱是中國版的洋蔥,就連名字也很相似,只是知名度不高,很多人不認識而已。
它就是有著“亞洲人參”之稱,也被稱之為“全球第七大元素”的陽荷,你們吃過它嗎?
陽荷可不是洋姜大家如果不知道陽荷,也不足為奇。因為這種植物在我國主要是集中在四川、貴州、云南和湖南等省份,并且還主要是以野生為主。沒錯,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是一種野菜。
聽陽荷的名字,有些人會把它誤認成是洋姜,雖然它們名字很相似,可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
洋姜也叫鬼子姜,萬年臟,雖然帶有一個姜字,卻和生姜沒有半點關系,它實際上是菊科向日葵屬的多年生植物。要說一定有關系,就是地下的根塊長得有點向我國的生姜。
而陽荷,雖然它的名字和姜沒有關系,但卻是姜科姜屬姜族,是純正的姜氏家族成員怎么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它的植株如此和生姜形似了,只能說它實在是隱藏夠深。
之所以說陽荷是中國版本的洋蔥,那是因為它也有濃烈的芳香味,同時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它的莖塊的外皮是紫黑色的,而切開后會看到非常像洋蔥一樣是層層疊疊。
陽荷的生長習性陽荷在南方的一些山區(qū)分布較多,只因這種植物喜歡在濕潤、疏松、偏涼爽的環(huán)境生長。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陽荷在我國都是以野生的為主,近些年才開始有人少量種植了,它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小有名氣的野菜了。
陽荷可比生姜的適應能力強多了,它非常好種植,在農村里就因為這種植物種植簡單、管理粗放,種下以后即便是不管也沒關系,因而獲得了“懶人菜”的稱號。
因為陽荷的生命力很強,基本不挑生長的土壤環(huán)境,不管是在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只有生長出來了就不用去操心了。這種植物自帶芳香的味道,也就沒有了病蟲害。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陽荷是多年生的植物,種植一次,只要不把它地下的塊莖全部挖干凈了,以后每年都會生長出來,非常的省心。不打農藥,不施肥,是真正純天然的綠色食品,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陽荷的原因。
陽荷的價值參考雖然陽荷是一種野生植物,但是在我國食用陽荷的歷史卻非常的悠久了。在古代的時候陽荷叫覆菹,也就是腌菜的意思。它在上古時期,就已經(jīng)是常見的食物了。
陽荷這種植物,可以說全身都是寶,它可不像生姜只能吃地下的根塊,它是從花到根塊都能食用的,并且在不同的季節(jié)食用的部分還不同,一年四季都能采摘來食用。
有些人只知道陽荷長得像筍的根塊能吃,殊不知它能吃的部分較多。首先是陽荷的花蕾,它既能直接用來炒著吃,也可以用來曬干了做成咸菜吃。
陽荷的花看起來不怎么像食物,但是把它做成菜肴了,尤其是做成泡菜了,更是香噴噴的,非常的下飯,會讓人的食欲大增。
其次是在春天的時候采摘它的嫩芽來吃,這個時候剛長出來的嫩芽,非常的鮮嫩可口,不管是炒食、涼拌均是不錯的。尤其是用它來炒臘肉吃,簡直是最佳搭配,陽荷炒臘肉既有“姜”輕微的辛辣,又有臘肉的清香,非常的下酒和下飯。
在秋、冬季的時候,自然是挖它地下的根塊來食用了。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生長,這個時候地下的根塊已經(jīng)非常的肥美了。無論是涼拌、炒食、泡菜、鹽漬等食用***都可以,吃起來清新爽口、鮮而不膩。
也因為陽荷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以及有“第七大營養(yǎng)元素”之稱的膳食纖維,因此陽荷也被稱之為“亞洲人參”。
在國內可能陽荷是不怎么知名的野菜,就連種植的人也很少,可是在日本它卻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并且還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蔬菜。只因日本是沿海城市,吃海鮮比較多,而陽荷本身具有特色的香味,再加上它的營養(yǎng)價值很豐富,兼有藥用價值,常被用來做料理。
結束語近些年在我國南方有些城市,偶爾也能在超市、菜市場見到有陽荷銷售了,只因它逐漸由過去默默無聞的野菜,逐漸被人所熟知,而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于是就有人開始種植陽荷了。
還別說這種野菜在市場上的售價可比洋蔥貴多了,一般都要賣到十元左右一斤。如果你喜歡吃,完全可以在菜園子里種植一些的。種下不用管也可以,非常的省心又方便。
陽荷作為一種藥食兩用的純天然的膳食纖維食品,被稱之為“亞洲人參”,可是卻很少人知道它,而吃過的人更少,實在是太低調了,這也足以說明它隱藏實在是太深了。
各位朋友們,在你家鄉(xiāng)的山上可有野生的陽荷呢?當?shù)赜腥朔N植嗎?秋冬季正是陽荷大量上市的時候,大家可不要錯過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