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州(Alaska--AK)位于北美洲的西北角。北和西北濱北冰洋,西臨白令海峽和白令海,南靠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灣,東與加拿大育空地區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接壤。南北最長為3520公里;東西最寬2000公里,面積1518800平方公里,50州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州。是西半球最大的半島。人口670,053(2006年),在50州內列第48位。它的名稱來自阿留申語(愛斯基摩語),其含義是“大地方”。州北岸的巴羅(Barrow)是美國最偏北的都市。首府朱諾(Juneau)。北部沿海原有愛斯基摩人居住,以捕魚為生;南部森林地帶原有印第安人部族,以狩獵為生。1741年,丹麥航海家維特斯·白令航行至阿拉斯加灣。1784年俄國人在三圣灣建立居民點。該地區1799年起屬俄國。1867年美國用720萬美元從俄國手中購得。1912年設阿拉斯加地區。1959年建州,為美國第49個州。
阿拉斯加幅員遼闊,地理景觀多種多樣,可分為九個自然環境顯著不同的區域:1、潘漢德爾(鍋柄)地區,位于圣埃利亞斯山脈以西和以南,是一條寬度為25—50英里的狹長地帶。沿海有稠密的森林。2、南部沿海和阿拉斯加灣群島,包括亞歷山大群島、科迪亞克島及其衛星島嶼,地勢低平,雨量充沛。3、阿留申山脈和阿留申群島,介于北太平洋和白令海之間,長達1100英里,氣候潮濕,多霧和風暴。4、阿拉斯加山脈,穿過州的南部,把阿留申山脈和朗格爾山脈連接在一起,后者多活火山和山谷冰川,麥金利峰高達6194米,是北美大陸最高峰。5、內陸盆地,在阿拉斯加山脈和楚加奇—朗格爾—圣伊萊亞斯山脈之間,地勢低洼,氣候相對溫和,在馬坦努斯卡山谷地區有肥沃的耕地,阿拉斯加大部分居民都住在這里。6、中部高原,介于阿拉斯加山脈和布魯克斯山脈之間,東面從加拿大邊界一直向西延伸到瀕臨白令海的諾頓灣和育空三角州,地勢綿延起伏。7、布魯克斯山脈,從沿海幾乎延伸到加拿大邊境,屬半干旱地區,有極地高山冰川。8、極地平原,位于布魯克斯山脈以北,沿海冰凍期長達八個月,無樹木,為馴鹿棲息地,東部有普拉多灣油田。9、白令海島嶼,冬天被海冰包圍,島上多海豹、海獺、海獅和海象。努尼瓦克島上有愛斯基摩人飼養馴鹿。
阿拉斯加地域寬廣,加之地勢起伏很大,導致州內氣候多樣化。南部沿海、東南部、阿拉斯加灣島嶼和阿留申群島屬于溫帶海洋氣候,夏季平均氣溫4~16℃,冬季4~-7℃,年降水量1525~4065毫米。內陸盆地屬亞溫帶,比沿海干燥,也稍冷,夏天平均氣溫7~24℃,冬天-7~-23℃,安克雷奇的年均降水量為635毫米。白令海沿岸和島嶼北極海洋性氣候,夏溫4~16℃,冬溫-7~-23℃。中部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夏溫7~24℃,冬溫-23~-34℃,年降水量255~510毫米。
極地平原屬極地氣候,夏溫2~13℃,冬溫-21~-29℃,但夏季在陽光24小時連續照耀下可使溫度升到32℃。
阿拉斯加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約占全州人口的1/7。其余為美國人、俄羅斯人、日本人、中國人和其它民族。州內有8萬軍人及其家屬。46%的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地區。
主要經濟為漁業、礦業、林業和旅行業。大馬哈魚是主要魚類。礦產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大宗,其次有煤、金、銅等。近年來旅游業發展迅速。州內外交通運輸主要依靠飛機。
1917年建立的阿拉斯加大學是州內唯一大學,此外還有一些社區學院。當地的牙雕和木雕非常有名,幾乎失傳的圖騰雕刻也已得到恢復。州內有大面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國家公園和國家森林。
州花是“勿忘我花”(Forget-me-not)。州鳥是松雞(Willowptarmigan)。州樹是錫特卡支杉(Sitkaspruce)。座右銘是“向北發展”(NorthtotheFuture)。
1985年2月5日,該州與中國的黑龍江省締結了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