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0日,6架中國空軍的運-20抵達塞爾維亞巴塔尼察空軍基地,這是兩天之內,運-20第二次來到塞爾維亞執行運輸任務。4月9日,首批6架運-20編隊降落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機場,向塞方進行了預定的軍用物資交付。
兩次來回長途奔襲萬里“送貨”,對中國空軍也是一次挑戰。兩批運-20編隊基本沿著同一條航線飛行,據國外開源飛行跟蹤賬號的信息顯示,運-20編隊每架飛機的間隔維持在100公里,沿途經過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多個國家。有軍事專家指出,多架次大型運輸機同時起降,特別考驗飛機駕駛員的編組能力。同時,經過多個國家的航線申請程序復雜,協調工作至少在半年前就已經啟動;此外,轉場過程中的隨行技術保障也要配套。
據美聯社報道,中國空軍運輸機本次任務,是向塞爾維亞交付FK-3防空導彈系統,這款防空導彈系統是紅旗-22的外貿款。塞爾維亞方面沒有證實交付導彈信息的真實性,但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公開表示,將在本周二或周三展示收到的新式武器。兩年前,美國官員曾警告塞爾維亞不要購買FK-3防空系統,并威脅塞爾維亞,如果想加入歐盟,必須在武器裝備上與西方國家接軌。
如果運-20飛往塞爾維亞,是向塞方交付之前訂購的武器裝備,考慮到近日歐盟對塞爾維亞石油禁運,北約軍機多次危險伴飛塞方民用客機,中方“高調送貨”的行為,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對塞方的支持,對西方國家用霸權脅迫小國的一次精準反擊。
不出所料,美國媒體在得知這一消息后,又開始渲染中國***。美聯社在報道中稱,這是中國在歐洲進行武力展示,中國武器會加劇巴爾干半島的緊張局勢,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武器運輸將威脅地區和平。美聯社的在報道中認為,中國運-20編隊,經過了至少兩個北約成員國,此舉被視為是中國對北約的施壓,以及展示其全球影響力。
運-20飛往海外執行任務已經不是第一次,美國方面無需過度反應。2016年進入部隊服役以來,運-20曾飛往中亞和東南亞各國運送抗疫物資,多次赴俄羅斯執行軍事運輸任務。2020年2月,武漢疫情嚴重時期,運-20承擔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及物資運輸任務。近日,多架次運-20降落在虹橋機場,支援了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
中國一向奉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政策,一直是世界和平的堅定維護者和捍衛者,美媒對于中國破壞地區和平的指責純屬無稽之談。有軍事專家稱,本次***空軍通過展示運-20的戰略空運能力,以遠航練兵,提高對運輸機的運用能力,這些執行國際軍事行動的寶貴經驗,將為部隊開展聯合作戰和執行洲際戰略投送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4月1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外媒記者又拿中方向塞方交付軍用物資說事。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明確表示,中方向塞方派遣運輸機,是向塞方運送常規軍事物資,是雙方年度計劃內的合作項目,不針對第三方,與當前的俄烏局勢也沒有關系。至于西方媒體對中國破壞地區和平的指責,趙立堅則拿出美國向歐洲、臺灣地區出售武器的例子進行反駁,并反問記者是否關心過美國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