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哈和博美的后代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精心而有選擇地飼養家犬,從而繁育出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犬類。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小小的吉娃娃、巨大的圣伯納犬和像狼(傻子)一樣的雪橇犬都是一個物種的成員。
犬的多樣性,再加上近來狗與狼和其他近親雜交的趨勢,使得人們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狐貍妖嬈而又漂亮,同樣也是犬科動物,可以把它們和狗的基因結合在一起嗎?也就是說,狗和狐貍可以交配并且繁殖后代嗎?
狗和狐貍可以交配繁殖后代嗎?簡短的回答是否定的。
想要共同繁殖(可以產生可生育的后代),那么兩個物種必須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并且需要擁有相同數量的染色體和相似的遺傳模式。
雖然狗和狐貍是同一個家族(犬科)的成員,但實際上它們在大約一千萬年前就已經分開,并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結果,狗和狐貍的DNA完全不同,染色體數目也完全不同。此外,狗和狐貍在行為和生物學上的差異,也使得狗和狐貍不太可能自然地發生交配。
狗只是最近才從它們最接近的野生動物中分離出來,所以它們仍然可以和一些非家養的物種自由繁殖。例如,狗實際上被認為是灰狼的一個亞種,它們可以很容易、自然的發生交配。
哈士美
同樣,它們擁有相同數目的染色體(78)和相同的基本遺傳模式。家養的狗也可以和其他一些78染色體的野生犬類雜交,例如郊狼、豺和澳洲野狗。事實上,這些犬類“混血兒”并不完全罕見,可能是有意雜交的結果,也可能是野狗和流浪狗所產生的愛情結晶。
然而,對于家犬和狐貍來說,雜交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一份報告,狐貍攜帶的染色體數量因物種而異。大耳狐與狗的親緣關系最為密切,有72條染色體,不過它們不太可能交配并生育出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灰狐有66條染色體,耳廓狐有64條染色體,孟加拉狐有60條染色體。一一些最具魅力和最知名的狐貍品種的染色體甚至更少,例如紅狐,它們只有34條。隨著染色體數量差距的擴大,雜交成功的幾率大大降低。
最后,雖然體型和行為的差異從來沒有阻止過家養犬有時會產生不太可能的后代(比如拉布拉多和臘腸犬的幼崽),但狗與狐貍自然交配的可能性不大。與普通的狗相比,狐貍顯得非常小,而且與狗不同的是,狐貍是非常孤獨的動物,有著截然不同的交配行為。
事實上,狗和狐貍雜交育種的例子是有的。據報道,由此產生的后代死亡率很高,且不能繁殖后代。這些記錄大多都來自于十九世紀,因為當時的動物學家經常會雜交不同的物種。
這只名叫dox動物,據說是狐貍和狗的雜交后代
結語狼、郊狼、野狗、豺狼和家犬,都有相同數量的78條染色體,共39對。它們都屬于同一個屬。這就是為什么它們可以雜交,繁殖出可生育的后代的關鍵之處。
紅狐有34條染色體,灰狐有66條染色體,染色體和遺傳物質數量不相容,這使得它們無法與狗一起繁殖,因為它們在種屬、DNA和遺傳學上缺乏兼容性。
兩個物種要共同創造后代,它們至少必須是同一個屬。狐貍在數百萬年前從狼中分化出來后,進化成了自己的一個屬。
同樣,兩個物種要繁殖,必須有具有相同遺傳物質的配子。在生物學中,配子是性/生殖細胞,它含有構成一個有機體的一半的遺傳物質。
這意味著狐貍的配子大約有17條染色體,而狗的配子大約有35條染色體。
如前所述,為了繁殖,這兩種動物都需要有一對相容的染色體才能成為二倍體(雙親都有大約一半的正確數目的染色體才能兼容)。
就騾子而言,它們的父母——馬和驢是同一個屬。
騾子一半的DNA來自父母雙方,32條染色體來自馬,31條染色體來自驢,這樣就形成了63條染色體的單倍體。
而在狐貍和狗身上,沒有足夠多的相容的染色體對來進行雜交。
由此,科學證明了狗和狐貍的繁殖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