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裴冉冉通訊員高鴿
■受訪專家
王保永洛陽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您聽說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嗎?上周,在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65歲的王女士聽說自己半年內反復嘔血、貧血的原因竟跟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有關,一時竟愣住了。
嘔血、便血,她半年住了兩次院
說起自己的病情,王女士心煩不已。1年前,家住縣城的她總感覺無力,去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她貧血較為嚴重,建議住院治療。一周左右,王女士出院了。原以為貧血治好了,但沒想到這半年來,她又住了兩次醫(yī)院。
半年前的一天,王女士突然感覺一陣惡心,“哇”地一聲吐了。她看到嘔吐物呈暗紅色,很害怕。隨后,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yī)院。
醫(yī)生診斷她是消化道出血,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王女士出院了。隨后,她又嘔血了,這次還伴隨便血癥狀。為了弄清病因,王女士和家人來到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就診。
詳細檢查后,細心醫(yī)生查明病因
詳細檢查后,王女士被確診患了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食管、胃底也會靜脈曲張?我這不是消化道出血嗎?”她問。
王保永告訴她:“消化道出血有多種原因,比如,潰瘍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原因不同,治療的***也不一樣,如果沒找準具體原因,不適癥狀就會反復出現。”
那么,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究竟是什么病呢?王保永介紹,肝臟有一進一出兩根大血管,前者是靜脈,它把血液輸送到肝臟中進行代謝,再由負責輸出的血管把經肝臟代謝后的血液輸送到其他器官。一旦患了肝硬化,患者靜脈中的血液便無法進入肝臟,引起門靜脈高壓。但血液仍要流動,怎么辦?此時,如果其“盯”上了通往食管、胃的血管,就會在高壓作用下令食管、胃底原本細小的血管變粗、變大,形成靜脈曲張。
“在食管和胃消化食物的過程中,容易令已經靜脈曲張的血管壁變薄,甚至破裂,引起消化道出血癥狀。”王保永說。
脂肪肝、肝炎患者等應警惕該病
及時進行手術后,王女士的病情穩(wěn)定了。王保永說,近期,像王女士這樣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不在少數,這與冬季天氣變冷、不良飲食習慣等有關。
“冬季是消化道出血的高發(fā)季節(jié),對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來說,如果飲食稍不注意,就易引發(fā)出血癥狀。”王保永說,對肝硬化患者來說,要戒酒,不吃油炸以及偏酸、偏硬的食物。另外,脂肪肝、肝炎患者等也是該病高危人群,應及時治療原發(fā)病,預防肝硬化,積極保護肝臟。
作者:裴冉冉
來源:洛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