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一、交流平臺
我發現大家交流的是怎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把充沛的感情表達出來),***有:
①準確地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
②通過調整語速、語調和節奏來表現課文的感情。
二、詞句段運用
1.下面每組詞語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選擇其中一個詞語寫一段話。
上下兩組相對的詞語意思相近,但是感***彩不同。上面一行都是褒義詞——褒義詞就是表揚,肯定,贊許的好詞語。下面一行都是貶義詞——貶義詞就是批評、否定、貶低的不好聽的詞語。
舉世聞名:舉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遠揚:名: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
興高采烈: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得意忘形: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
足智多謀: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于謀劃。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計。
詭計多端:詭計:狡詐的計謀;端:項目,點。形容壞主意很多。
嘔心瀝血: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處心積慮: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形容蓄謀已久。
“足智多謀”寫一段話:
諸葛孔明幼時便學習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并善于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集思廣益,于是便造就了一個博古通今、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的臥龍先生,并被后人奉為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神人宰相。
2.讀前兩個句子,體會頓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再給最后一句加上標點。
(1)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2)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3)毽子越做越講究:有黑雞毛、白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
頓號表示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是短語內部的結構關系,而逗號表示的是句子內部的結構關系。頓號可以用在并列的詞語之間,也可以用在當作詞語用的短語之間。
第一句中的“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東、西、南”;第二句中“桃子、石榴、蘋果”,第三句中“黑雞毛、白雞毛、蘆花雞毛”屬于并列詞語,是短語內部的結構關系,用頓號。
三、書寫提示
古詩橫版與豎版兩種寫法。書寫時注意四點;一是無論橫版、豎版的書寫注意詩句都要居中寫,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對齊;二是注意書寫內容包括古詩題目、詩句、作者;三是注意橫版與豎版書寫的格式不同,橫版從上到下書寫,豎版是從右到左書寫;四是要注意字的筆畫、結構等方面的細節。
四、日積月累
太平盛世:安定、興盛的時代。
國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豐衣足食:足:夠。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樂業: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政通人和: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人壽年豐: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夜不閉戶:戶:門。夜里睡覺不用閂上門。形容社會治安情況良好。
路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景象。
流離失所:流離:轉徒離散。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生靈涂炭:生靈: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家破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呼號的饑民。
民不聊生: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
內憂外患: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圖文解讀
單元知識點
一、難讀的字
抖擻(sǒu)鱗爪(línzhǎo)
應聘(pìn)汴州(biàn)吸張(xī)脈管(mài)
武陵(líng)剔透(tī)苛刻(kē)虔敬(qián)萬馬齊喑(yīn)
乃(nǎi)熏(xūn)恃(shì)擻(sǒu)
惶(huánɡ)履(lǚ)瀾(lán)燼(jìn)
役(yì)屢(lǚ)膛(tánɡ)
二、難寫的字乃:不要多寫一“乀”。侵:左邊是“亻”,不要多寫一“丨”。略:左邊是“田”,不要寫成“口”。毀:左上是“臼”,不要寫成“白”,右部不要寫成反文旁。
祭:注意上面部分不是“癶”,不要混淆。
熏:注意中間部分的兩點,下半部分是個“黑”。
履:半包圍結構,里面的雙人旁不要寫成單人旁。
統:注意右半部分與“流”的右部不同。
抵:不要忘寫最后一點。
殖:右部“直”中間有三短橫,不要寫錯。
三、形近字組詞乃(乃翁)及(及時)
祭(祭奠)察(觀察)抗(抗戰)杭(杭州)
陵(武陵)棱(棱角)試(考試)拭(擦拭)
銷(銷毀)硝(硝煙)四、多音字組詞降:降落(jiàng)投降(xiáng)干:干將(gān)干勁(gàn)籠:籠子(lóng)籠罩(lǒng)藏:收藏(cáng)***(zàng)樂:樂手(yuè)快樂(lè)五、重點詞語毀滅園林輝煌殿堂
樓閣象征景觀煙云
藝術精華漫步漫游
流連置身幻想眾星拱月
詩情畫意不可估量舉世聞名玲瓏剔透
奇珍異寶正襟危坐
不茍言笑竊竊私語如泣如訴太平盛世
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安居樂業政通人和人壽年豐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流離失所生靈涂炭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內憂外患六、近義詞籠罩—覆蓋任意—隨意
苛刻—刻薄打量—端詳
悲戚—悲傷果斷—堅決
佇立—站立冷峻—嚴肅
但—只休—停恃—靠哀—傷重—再
責任—義務獨立—自立進步—進取
宏偉—雄偉瑰寶—珍寶估量—估計
景觀—景色銷毀—毀滅任意—隨意
七、反義詞精華—糟粕幻想—現實銷毀—保存宏偉—渺小悲戚—歡快果斷—猶豫漫步—疾走破壞—保護死—生
暖—寒哀—樂進步—退步
勝—敗強—弱縱—橫毀滅—保存
損失—收獲熱鬧—冷清精華—糟粕
眾星拱月—無人問津
八、詞語搭配(金碧輝煌)的殿堂(舉世聞名)的園林(琳瓏剔透)的樓閣
九、詞語歸類
①含有反義詞的詞語:天南海北
類似的詞語:
左顧右盼大材小用聲東擊西
天經地義南腔北調有口無心
②量詞:一片灰燼
③修飾詞:
不可估量的損失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
⑤形容社會安定的詞語
太平盛世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政通人和人壽年豐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⑥形容世道破敗的詞語
多事之秋兵荒馬亂流離失所生靈涂炭
家破人亡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內憂外患
十、佳句積累
1.比喻句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這句話把圓明園周圍的小園布局比作眾星拱月,形象地寫出了圓明園的中心位置。
2.精彩句
(1)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語句押韻,句式整齊,一氣呵成,突出了少年中國前途燦爛與不可***。
(2)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了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
(3)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用“是……也是……”的句式,由中國寫到世界,突出了圓明園的歷史文化價值很高,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損失巨大。
十一、課文重點理解1.《示兒》是詩人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一首詩,詩人痛惜自己無法親眼看到國家統一,希望兒子以后家祭的時候能將這一好消息告訴自己,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題臨安邸》是南宋詩人林升針對南宋茍且偷安的黑暗現實而作,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偏安江南一隅,還只想著安樂的憤慨,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已亥雜詩》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期待著優秀杰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
2.《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寄托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3.《圓明園的毀滅》描繪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
4.《無名島》通過敘述將軍與戰士們共享(小白菜)的故事。表現了海島戰士(愛島建島)、捍衛國防的堅強決心,歌頌了守島戰士(熱愛海防、熱愛祖國)的崇高精神。
十二、考試熱點
1.《古詩三首》經常考查默寫《示兒》,或以填空形式考查對重點詩句的理解。
2.《少年中國說》常考查對作者的認識和對重點句段的默寫。有時也考查重點句子的含義,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等。
3.《圓明園的毀滅》主要考查對課文中心句的理解,有時考查對重點段落的閱讀理解,如文章的第3自然段等。
4.《無名島》主要考查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掌握。
“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考試的一個熱點。常見的考查形式:(1)閱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這篇課文表達出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一個?
十三、“1+X”閱讀
推薦篇目:王懷讓《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推薦理由:《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是一篇極具愛國熱情的現代詩歌。在詩歌中,詩人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現代改革***取得的成就。
閱讀***:這是培養我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的一首詩。要學會用正確的語調和感情來朗誦,最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我是超人老師,每天為大家更新小學、初中資料。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