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力賽上壓倒性的表現,再到派克峰登山賽以及DTM賽事中的不朽傳奇,豐厚的運動歷史塑造了奧迪傳承多年的運動基因。作為旗下高性能車型的RS系列,不僅是賽事技術的最佳下放平臺,同樣也是展現競技屬性的最佳選擇。
2021年11月,奧迪RS駕駛學院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培訓課程(精英班)在天津V1國際賽車場拉開大幕,我有幸作為參與人之一,接受了奧迪RS團隊全面而***的培訓,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內容吧!(注:拍攝條件所限,文章內會使用官攝圖片。)
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本次培訓的場地——天津V1國際賽車場。該賽道位于天津市武清區,為FIA認證的G2***賽道,這里曾舉辦過中國汽車耐力錦標賽、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中國原型車耐力系列賽等多項國家級比賽,彎道的設計頗具挑戰,既能實現業余愛好者的娛樂體驗,同時也能滿足***車手的競技需求,被譽為北方最好的賽道之一。
此外,賽道支持多種布局選擇。全賽道的總長度可達4.4公里,為華北區最長的***級賽道,其中的街道化賽道沒有緩沖區,駕駛難度高、危險性大,因此并不經常***;2.4公里的賽道更加適合賽車培訓以及體驗課程,適當的彎道布局也能讓小排量車型充分體驗。
為期三天的培訓課程采用遞進式安排,學員會在賽道的不同區域進行控車、組合彎道訓練,直至最后一天的全賽道練習。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看一看重點練習科目都有哪些。
Slalom蛇形繞樁
蛇形繞樁一般作為評測車輛操控穩定性表現的重要科目,也是汽車之家AH-100評測項目中的重要一環。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項目,要想快速通過每一個樁桶,駕駛者的油門控制以及節奏把握十分重要,尤其在胎溫較低的時候,一味地追求速度只會造成車輛重心失衡,從而出現甩尾或者推頭的情況。
穿樁時視線盡可能的放遠,尋找最優路線,通過樁桶時給油、打方向時收油,通過油門踏板的不斷開合,尋找打方向的最佳時機,循序漸進便能更好的掌握車輛的重心轉移,車身姿態也會很有節奏的變化,自然也會有著更快的穿樁速度。
轉向不足
轉向不足就是我們俗稱的推頭,速度過快的時候猛打方向,一旦突破前輪的附著力極限,車輛便會向著彎道外側駛出,非常容易“上墻”。而轉向不足科目的設置,旨在教會學員在極限狀態下的救車動作,而這個動作似乎有些違背我們的“本能”。
為了模擬車輛轉向不足的狀態,首先需要將RS6的所有穩定控制系統關閉,以60km/h的車速行駛,同時突然向右側猛打方向,車輛便會出現向外側推頭的情況。不少朋友可能會本能的繼續向右打死方向,殊不知這樣其實無濟于事,此時可以收油門、輕柔地反打方向,從而尋找前輪的抓地力,讓車輛盡快回到正常的行駛狀態。當然,修正方向時幅度不能過大,過快的重心轉移反而會造成二次事故。
轉向過度
轉向過度則和轉向不足相反,表現為車輛在彎中的實際轉向角度大于前輪轉向角度,形成甩尾的狀態,對于大馬力后驅車來說體現的會相對明顯(和駕駛方式也會有很大關系)。在訓練場地中,我們需要將車輛保持在50km/h左右的速度,右側車輪駛入低附著力區域之后向左打方向,即可模擬出車輛甩尾的狀態。
一旦車輛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需要駕駛員迅速反打方向進行修正,同時控制油門開度(或者不加油),讓車頭盡快跟上車尾的節奏,從而實現救車動作。需要注意的是,反打方向時的速度要快,但幅度不能過大,否則車輛很有可能會再次失控。一旦車輛姿態擺正,修正方向即可。
賽道技巧&奧迪R8體驗
賽道駕駛環節是本次培訓課程的壓軸項目,也是我們唯一能夠接觸到奧迪R8的機會。此項科目中,我們會跟隨教練車進行4.2公里與2.4公里兩種賽道的駕駛體驗,而奧迪R8的表現也的確帶來了很強的感官***。
先來說說賽道駕駛的入門小技巧吧。如果您是初次接觸賽道,或者是并沒有太多的賽道駕駛經驗,我比較建議您放慢車速并循序漸進。賽道駕駛時往往會使用性能車、跑車甚至是賽車,比民用車更為激進的動態調校也會讓駕駛時的體感不同于日常,對于速度的感知同樣會急劇下降,例如出現實際車速超出預計車速的情況,極易導致車輛沖出賽道。找準賽道兩側的距離牌,或者是前車留下的輪胎印記,都是不錯的***。
同時,賽道駕駛時遵循慢進快出原則,找準Apex點盡可能以貼近直線的弧線為走線,必要時也可以選擇舍掉前一個彎心、保全后兩個甚至后三個彎道的線路。另一方面,對待油門踏板的力度需要循序漸進,剎車踏板的踩踏深度可以根據剎車點以及跟車情況隨時調整,駕駛時視線放遠,充分感受車輛在賽道駕駛時的姿態,也是提升圈速的關鍵。
賽道體驗環節,我們駕駛的是奧迪R8V10Coupeperformance,車型搭載一臺5.2LV10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620馬力,傳動系統搭載的是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同時配備了四驅系統。
坐進R8,我立刻有種“坐在地上”的感覺,而這種貼地感在駕駛時則體現的更為明顯——懸架對于路面的反饋非常直接,懸架后段的支撐表現如賽用調校一般堅挺,每一次的過彎都能提供十分出色的側向支撐,快速攻彎時的重心轉移并不會帶來什么橫向負載,出色的空氣動力學也讓220km/h的直線尾速顯得輕而易舉。
動力響應自然是十分激進,3.1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與蘭博基尼HuracánEVOSpyder齊頭并進,深踩下油門踏板的一瞬間會被一雙“無形的手”死死按進包裹性極佳的運動座椅中,指針也在8000rpm的紅線區域上下徘徊,當這臺雙離合變速箱還位于三擋之時,時速早已突破了140km/h,強烈的換擋沖擊感能讓任何人都無法抗拒。
5.2LV10發動機帶來了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獨有的高亢聲浪,頻繁的尖嘯聲絕對是分泌腎上腺素的好幫手,聽感上也十分接近于賽車化的調校風格。沒錯,每一次出彎之后的地板油不僅能帶來暢快淋漓的推背感,巨大的回火聲以及發動機的“怒吼”交相呼應,絕對是這世上最動聽的旋律之一。
得益于四驅系統以及碳陶通風剎車盤的加持,R8在賽道中的容錯率還是比較高的,如果速度得當,彎道中的吸入感會非常強,對于駕駛員來說也更樂于去尋找更大的油門開度;方向盤的指向性同樣堪稱完美,更快的車頭響應也帶來了更好的操控表現。一天的試駕體驗結束后,我的心得是:我們或許能找到多數車型的極限在哪兒,而對于奧迪R8來說,則是它在找我們的極限。
縱觀汽車歷史長河,運動賽事文化可謂是推動汽車工業進步的重要“催化劑”,從國際化的F1、WTCR,再到國內熱門的CEC、TCRChina賽事,賽車文化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漸成熟,賽道相關的汽車文化也成為了不少車迷朋友接觸并了解賽車的重要途徑,深度體驗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駕駛水準、增加駕駛樂趣。奧迪RS駕駛學院的創辦便是助力消費者從駕駛“愛好者”晉升為“***者”,正如其宣傳語所言——讓愛好更***,難道不是一件樂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