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17歲的蘇翊鳴,
2月7日獲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亞軍,
2月15日獲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冠軍。
“一金一銀”,
也是中國男子第一位單板滑雪獎牌得主。
蘇翊鳴,如其名字“翊鳴”一般——
“翊”羽而飛“鳴”驚人。
其名字中“翊”是什么意思?
這“翊”字其實是,
用來表達鳥“羽”飛不同狀態過程中的某個狀態。
那么,“翊”
處于鳥“羽”飛過程中的什么狀態?
不妨來看看
鳥“羽”是如何表述
鳥從開始“不會飛”到“學會飛”、
再從“向上飛”到“空中飛”等
鳥“羽”飛不同狀態的漢字過程表述——
01
鳥羽毛未長全之前——“翦”羽不會飛
鳥羽毛未長全之前,羽毛如同被剪齊一般,
羽還不會飛——這就是“翦”字。
翦,羽初生也。
羽翼初生,羽毛還不全,
前表示羽豐之前為“翦”。
【翦】=【前+羽】
形聲會意合體字,
前羽為翦,從羽,前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前”,止于舟上,表示舟止行進。
二者合一,
“羽”之“前”初生為“翦”。
“翦”如新初生之羽,呈如針矢般整齊狀。
本義:
初生羽。
“翦”為初生羽,
該描述的是什么樣的景象特性?
羽生也。羽初生如前齊也。
初生之羽,是無羽毛或很少毛;
另外,無毛或少毛之初生羽也如同針“矢”一般尖尖的。
這就如同羽毛之被“剪”一般而齊整。
故在用字時
“翦”會有“剪”字之“鏟除、剪去其羽翼”義。
如,
在《詩·魯頌·閟宮》中“實始翦商。”
在《釋言》中“翦,齊也。”
在《韓非子·五蠹》中“茅茨不翦。”中
其中“翦”是“剪整齊”之義。
02
鳥羽毛長全——羽始反復“習”飛
鳥羽毛長全,開始反復練習飛——
這就是“習(習)”
習(習)——習飛
【習(習)】=【羽+白】
會意合體字,
羽白為習(習),從羽從白。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白”,象白日光之形;
在“習(習)”中表示“白日不停而反復”之義。
二者合一,
小鳥“羽”學飛
而“白”日不停而反復為“習(習)”。
本義:
小鳥反復數次不停試飛。
習,數飛也。——《說文》
鷹乃學習。——《禮記·月令》
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晉·左思《詠史》
03
準備離地起飛——羽立起始“翊”飛
【翊】=【立+羽】
—立羽振翅張開準備開始飛—
形聲會意合體字,
立羽為翊,從羽,
“羽立”拼聲,
也就是“羽”聲母y和“立”韻母i合拼而讀(yì)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立”,由“大+一”構成,
“立”中“一”,既表示一立開始,
也表示借助一開始立起;
“立”中“大”,表示張大立。
二者合一,
“翊”,指的是“羽”翼開始張“立”而飛貌。
本義:
振翅張羽準備開始飛的樣子。
“翊”有
“輔佐,幫助“之義。
是從“翊”中“立”而來,
表示借助一開始“立”起“輔助、幫助”;
如,翊戴(輔佐擁戴),翊贊。
04
開始離地振“羽”而上——廾托“羿”向上飛
振羽向上飛——
【羿()】=【羽+廾(幵)】
會意合體字,羽廾為羿。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廾”,指左右二手合共托舉向上之形。
—張開羽——(后羿)鳥張翅旋風而上。
《說文》:羿,羽之羿風。
段玉裁注:謂摶扶搖而上之狀。
如,
后羿射日
“羿”,表示“羽”下有二手“廾”托助力向上飛,
“羿”之后,就是無需助力向上羽飛的“翥”——
05
離地振“羽”而上——“翥”向上飛
表示“羽”向上飛,還有“翥”——
這個“翥”羽向上飛,已無需“羿”之助力,
“翥”比“羿”上飛程度深
【翥】=【者+羽】
形聲會意合體字。
者羽為翥,從羽,者(煮)zhù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者”,描述的“煮”表示火氣上升,
表示“羽”飛狀態如火“者(煮)”之氣向上。
二者合一,
“羽”飛狀態如火“者(煮)”之氣
向上為“翥”羽而上,
“翥”指振“羽”翼如“者(煮)”向上高飛。
本義:
振羽翼而向上高飛。
如,
軒翥。
龍翔鳳翥。
06
“羽”已在空中飛——不停“翻”飛
鳥“羽”已飛在空中,
“羽”如何“翻”飛?
【翻】=【番+羽】
形聲會意合體字,
番羽為翻,從羽,番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番”,釆田為番,指反田。
既表示輪番不停而反復之義,
也表示反而回之義。
二者合一,
“羽”翼輪“番”反復不停而“翻”飛。
“羽”翼“番”反復回盤旋而“翻”飛。
本義:
1.鳥羽輪“番”反復飛。
2.反復顛倒。
翻(翻飛,羽翼翻飛)翻飛,顛倒反飛。
如,在【張衡·西京賦】中
眾鳥翩翻。
又【增韻】反復也。通作幡。又通作反。
如,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明·王磐《朝天子·詠喇叭》
“羽”已在空中飛——不停“翔”
鳥“羽”如何而飛“翔”?
【翔】=【羊+羽】
形聲會意合體字,
羊羽為翔,從羽,羊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翔—表示羽不振動—滑翔
本義:
翅膀平直不動盤旋地飛。
翔,回飛也。——《說文》
“翱”,指羽翼上下扇動而飛。
“翔”,指羽翼不上下扇動而平直滑行。
如,滑翔。
“羽”已在空中飛——不停“翱”
鳥“羽”如何而飛“翱”?
【翱】=【皋+羽】
會意形聲合體字,
皋羽為翱,從羽,皋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皋”,從白夲,指氣皋白之進;
氣白之進者,謂進之見于白氣滃然大。
“皋”,表示在“翱”表示空間寬廣之之義。
二者合一,
“羽”飛“皋”遨游在寬廣空中可來回“翱”飛。
本義:
羽翼上下振動而回旋地飛。
鳥羽在空中不停回旋遨游而飛。
翱,
指“翅膀上下振動而回旋地飛”。
翱翔四海之外。——《淮南子·覽冥》。
翼一上一下曰翱,
翼上下不動曰翔。
07
“羽”在空中疾飛——翩翩不停
“羽”在空中疾飛——如“扁”扇羽翼翩翩不停
鳥羽疾飛——
【翩】=【扁+羽】
形聲會意合體字,
扁羽為翩,從羽,扁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扁”,是由“戶+冊”構成,
既表示比喻鳥振羽翼如“戶”不停扇動,
也表示比喻羽翼張開如展“冊”攤開一般。
二者合一,
“扁”描述“羽”,側翼疾飛—(翩翩起舞)——
本義:
羽飛疾,
指不停扇動展開之羽翼而疾飛。
如,在
“魯頌傳曰:翩、飛貌。”
“虞曰:離飛故翩翩。”
其中“翩翩”,形容“飛行輕快貌”。
又如,在唐·白居易《賣炭翁》文中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翩翻
1.上下飛動貌。2.飄忽搖曳貌。
08
“羽”在空中疾飛—“翚”飛不停
“羽”在空中疾飛—如“軍”車輪滾“翚”不停
【翚】=【羽+軍】
形聲會意合體字,
羽軍為翚,從羽,軍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軍”,其中有“車”,
其自然特性指如“車”輪圓滾不停且有聲,
表示比喻如車輪滾動一般不停且有聲。
二者合一,
振“羽”鼓翅如“軍”車輪滾不停而“翚翚”然疾飛。
本義:
大飛,疾飛,不停疾飛翔;
羽大飛且有聲。
如,
在【爾雅·釋鳥】中
“鷹隼醜,其飛也翚。”
【注】鼓翅翚翚然疾。
“翚翚”,指其飛疾羽聲。
09
“羽”在空中疾飛—“翙(翽)”飛不停
“羽”在空中疾飛——
如步跨“歲(歲)”不停而“翙(翽)”飛
【翙(翽)】=【歲(歲)+羽】
形聲會意合體字,
歲(歲)羽為翙(翽),從羽,歲(歲)huì聲。
“羽”,指鳥羽雙翼之形,表示鳥羽飛;
“歲(歲)”,【歲(歲)】=【步+戌】,
表示“步”跨越“戌”歲,
表示一步一步地跨年歲。
二者合一,
“歲(歲)”有節奏而一步一步“羽”飛為“翙(翽)”。
不停跨步而羽。
本義:
不停而有節奏飛。
同時,鳥飛發出有節奏聲音。
如,在【詩經·大雅】中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
這里的“翙翙”雙聲詞,
既表示“鳥飛聲”之義,也表示“鳥眾多”之義。
這里就是說“鳳凰于飛,群鳥從以萬數。”
在“羽”漢字思維過程中,
“羽”,描述特性,是定性表述。
“羽”是文,
從自然中“無中生有”而來。
通過“羽”合體字中的另外構成
來描述其自然行為過程,是定量表述。
通過“羽”關聯構成合體字,
“翦、翻、翱、翔”等
又回到自然中定量表達“羽”飛不同狀態過程表達,
這就是中國文字“漢字思維”過程表達。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人字學習法、說文解字、漢字思維、快速識字、國際中文,漢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的漢字教學能力!請關注本號,私信留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