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征。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關于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北美洲主***于西半球、北半球,北美大陸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大西洋的邊緣海墨西哥灣,幾乎被三大洋所包圍,僅通過中美地峽與南美洲相連。北美洲海岸線曲折漫長,總長度超過6萬千米,多島嶼、半島和海灣,其中位于北美洲東北部的格陵蘭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
北美洲地形圖
北美洲的地形明顯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北美洲和南美洲共同組成了美洲板塊,在板塊運動中,美洲板塊的西部分別于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碰撞擠壓,屬于消亡邊界,所以在陸地一側形成了巨大的海岸山脈,形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北起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南至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總長度超過1.5萬千米。
落基山脈
位于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寬度較大,海拔較低,其寬度約為800至1600千米,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3000米之間,山系總體為西北至東南走向,由三列走向幾乎平行的山脈組成。其中東列是規模最大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超過4800千米,平均海拔在2000至3000米之間。中列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喀斯喀特山脈和內華達山脈等等,其中位于阿拉斯加山脈的麥金利山是北美洲最高峰,海拔為6194米。
北美洲最高峰麥金利山
在東列和中列山脈之間,分布著高原和山間盆地,包括科羅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大盆地”是其中最大的盆地,盆地內的死谷是北美洲陸地海拔最低點,海拔為-86米。西列主要為美國境內的海岸山脈,以及往南延伸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山地。北美洲的西部山地貫穿南北,形成了北美洲地形的脊梁,特別是中部部分面積巨大,巨大而寬廣的西部山地,阻擋了大部分來自太平洋的水汽,使之不能深入內陸地區。
拉布拉多高原
北美洲的東部地區是相對低矮的高原和山地,以圣勞倫斯河為界,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屬于低高原,總面積約為140萬平方千米,主要位于加拿大東部地區。圣勞倫斯河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超過3000千米,海拔較低,對于大西洋水汽的阻擋較少。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沿海地區,分布有相對狹窄的沿海平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
北美洲的中部地區是貫穿南北的大平原,大平原北起北冰洋的哈得孫灣沿岸,南至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沿岸,包括哈得孫灣沿岸平原、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以及濱海平原等組成。中部平原貫通南北,使得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冷空氣和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空氣都可以長驅直入,使得北美洲中部地區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此外,北美洲的中部平原地區也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農業分布區。
北美中部大平原(小麥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