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尹琳
大部分人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沒有給自己機會去懷疑、探索“我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或者雙性戀”這個問題,就直接邁入到社會既定的軌道中。
問題:
我是一名高中男生,高二換宿舍時認識了一位新舍友。他成績不好,也不是很愛學習,但是很愛彈吉他。我個性不算熱絡,但是他總是熱心幫助我,有情緒壓力時他還愿意開解我。漸漸地我們成了好朋友,我從他身上感受到久違的安全感。
他比較喜歡勾肩搭背,有時候我們還會拉手。剛開始我還覺得可能就是好兄弟,后來就覺得有一點異樣的情感。我分不清楚這是友誼還是愛情,尤其是看見他和別的男生走在一起,我會不爽,就像看見喜歡的女孩和別的男生關系好會不高興一樣。
馬上就要高考了,我的成績一直穩步上升,可是心態卻受這個事情影響。一方面我擔心自己不是社會認可的異性戀,另一方面我希望和這位朋友能永遠像現在這樣親近,比真兄弟還要親,但是又擔心,這都是我一廂情愿,或許肢體接觸對于那個男生來說不過是一種習慣。想了解他的想法,可是又怕嚇到他,關系破裂。
我想請問一下。所謂的友誼和愛情,在我們這個年齡階段到底算什么呢?
回答:
謝謝你的信任。
用詞語可以輕松地把友誼和愛情區分,但是,對于一個敏銳、細膩、真摯的人來說,詞語常常限制了我們在感受上的豐富性和深刻性。
你認識了一個對你來說有吸引力的人,他身上有你感到心動的地方,你眷戀你們之間的情感。他讓你體會到安全、親近、被接納、被支持。無論這是友情多一點,還是愛情多一點,它都閃閃發光,值得珍惜。
你提到了嫉妒,“嫉妒”讓你對這段關系的判定有了更多困惑,是嗎?我想跟你說,不論是友情、愛情、親情,只要關系非常親近,你把對方看得非常重要,你都可能從中感受到愛、恨、嫉妒等各種復雜的情緒。
另外,我還想跟你說,如果你不喜歡男生之間勾肩搭背的做派(在一段不夠明確的關系中),哪怕對方是一種無傷大雅的習慣,你也可以拒絕。不管是好朋友還是好基友,都得相互尊重,在意你的感受,而不是適應對方。
去判斷這是友情還是愛情,從我的角度來說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青春期本來就是一個探索自我的時期,遠未到塵埃落定之時。
你有一顆敏銳細膩的心,這是上天賜給你的禮物。不要遮蔽它,要用它去感受。這個關系中,我有哪些地方是舒服的,哪些地方是不舒服的。我喜歡對方的哪些對待方式,不喜歡或者困惑對方哪些對待的方式?我希望這段關系有怎樣的走向?我可以給這段關系設定什么樣的限制?什么是好的愛?什么是不好的愛?……
在關系這門課里,你一定有好多的未知和好奇,使用你的體驗、困惑和好奇,去閱讀、去探索。
關于性別認同,有理論認為,人們分布在從同性戀到異性戀的不同維度上。不過,大部分人在青少年時期可能沒有機會去懷疑、探索“我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或者雙性戀”這個問題,直接就邁入到社會既定的軌道中。
生活給了你這個禮物。或許,這是一個讓你對情感有更深刻更豐富認知的機會。
最后,我誠摯地祝愿你高考順利,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大學是青春期的延續,先安心考試。
作者簡介:
尹琳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碩士,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本欄目以公開回信的方式回答讀者有關親子、情感、自我成長等問題,您可寫下自己的困惑發送郵箱:yinlin@thepaper.cn。我們將對來信進行匿名處理,并隱藏關鍵隱私信息,以分享給有類似困惑的朋友,若您實在不愿公開發布,請在來信中注明。
責任編輯:李淑平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