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xué)到高中,語文課本里我們學(xué)過很多詞(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別稱有:近體樂府、長短句、曲子、曲詞、樂章、琴趣、詩余等,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每首詞都有自己的詞牌名,你知道詞牌是什么嗎?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那么對于那些常見的詞牌,你又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念奴嬌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朝代】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果然“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zhuǎn)轉(zhuǎn)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駕鴦戲水”。故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妨鱾髑Ч?,首句“大江東去”,末句“一尊還游江月”,故“念奴嬌”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
雨霖鈴雨霖鈴·寒蟬凄切
【作者】柳永【朝代】宋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據(jù)末人王灼《碧雞漫志》,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出逃,在馬覺披將楊玉環(huán)賜死。后在霖雨連綿之夜,這宗車行于蜀中找道上,馬鈴和著瀟瀟雨聲,更添零落凄慘。他想身為一國之君,連心愛的妃子都保護(hù)不了,不覺悲從中來,命教坊“采其聲為《雨霖鈴》曲”,并叫伶人張野狐吹奏,流傳于世。
釵頭鳳釵頭鳳·紅酥手
【作者】陸游【朝代】宋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陸游年輕時要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陸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分離。多年后雨人不期而遇。陸游悵然久之,賦《釵頭鳳》一詞。據(jù)考證,《釵頭鳳》詞調(diào)是根據(jù)五代無名氏《擷芳詞》改易而成。《擷芳詞》有“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權(quán)頭風(fēng)”之句,故取名“釵頭鳳”,陸游用“釵頭鳳”約有兩方面含義:一指自與唐氏分離后,“可憐孤似釵頭鳳”;二指分離前的往事“都如夢”。
沁園春·雪沁園春·雪
【作者】***【朝代】近代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東漢明帝劉莊女兒沁水公寶,在封地沁水縣興建園林,簡稱沁園。大將軍竇憲仗使其妹實皇后權(quán)勢,奪取沁園,公主不敢計較。章帝知道此事,要竇憲罪,竇憲退出沁園,從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后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diào)得名“沁園春”。
水調(diào)歌頭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軾【朝代】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diào)歌頭:相傳隋煬帝開鑿大運(yùn)河時,制《水調(diào)歌》,唐代發(fā)展為大曲,(大型歌舞曲)。大曲由幾個樂章組成,“歌頭”是開頭一段,《水調(diào)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為中序第一章,又名“元會曲”、“凱哥”、“臺城游”
賀新郎賀新郎·夏景
【作者】蘇軾【朝代】宋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tuán)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dú)。秾艷一枝細(xì)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賀新郎:賀新郎”最初名“賀新涼”。清代《古今詞話》記載:“東坡守杭州,湖中宴會,有官妓秀蘭后至,問其故,以結(jié)發(fā)沐浴忽覺困倦對,座客頗忿恨”。秀蘭受責(zé)后,于酒席上獻(xiàn)石榴花獻(xiàn)在座諸賓,未曾想更激怒了賓客。蘇軾為此賦“賀新涼”,因詞中有“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句,故名。秀蘭歌之,眾人始息怒而樂。
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因美人虞姬得名。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勸虞姬另尋生路。虞姬執(zhí)意追隨,拔劍自刎,香消玉損。血染之地長出鮮紅的花,后人把這花稱作“虞美人”。人們欽佩虞姬,創(chuàng)制詞曲常以“虞美人”為曲名,訴一縷衷腸。
浣溪沙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朝代】北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dú)徘徊。
浣溪沙: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沙”,該溪因此又名“浣紗溪”。西施是春秋末越國的浣紗美女。在河邊浣紗時,河水映照她動人的身影,魚兒看見,忘了游水,漸漸沉到河底。歷史上以“沉魚”代稱西施。
怎么樣?是不是又漲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