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
對于孩子暑假的表現(xiàn),有些家長非常焦慮,也不滿意,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和孩子苦口婆心去溝通,孩子就是不聽話,不好好學習。平時寫作業(yè),家長也都盡心輔導,批評也批評,打罵也用過,都不管用。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中,家長已經(jīng)山窮水盡了,有的家長就會不斷去找老師來解決,有的家長就干脆放棄了,不學就算了,知道孩子不是那個學習的料。其實,不管孩子出現(xiàn)了怎樣的問題,家長并不是從問題的根源去解決的話,都是不負責任的。
為什么有的家長會覺得管教孩子無方?似乎沒有一種教育方式能在孩子身上起到作用呢?原因就是,對于一些極端的手段,比如嚴厲地批評,打罵確實已經(jīng)在孩子身上超限了,也就是起了反作用。孩子油鹽不進,你用什么招都沒用。如果家長長期堅持一種管教方式,后果也會非常嚴重,因為孩子會反抗,更會叛逆,不禁不會改正,反而會將家長眼中的缺點無限放大,也就是家長們認為的沒辦法,無可救藥,越演越烈。那么當家長常用的管教方式?jīng)]用了以后,還有什么可以挽救的嗎?
1、保護孩子的自尊,糾正錯誤時注意隱私
為什么我們的教育中會出現(xiàn)“別人家孩子”的現(xiàn)象?就是家長經(jīng)常不管不顧,任何生活瑣事都能與“別人家優(yōu)秀孩子”聯(lián)系起來。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有一次上班在學校附近的早點攤遇到了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因為不是我班上的同學,所以我也就不認識。但是媽媽的做法非常可怕,由于孩子并沒有大聲向早點攤老板表達出購買哪一類早點的訴求,大概是孩子還沒睡醒,或者是根本不想吃什么早點,結(jié)果媽媽大聲訓斥孩子。
媽媽說孩子笨、一棍子打不出個屁、就你這樣怎么能贏得老師的關(guān)注?學習不好就是因為膽小……媽媽足足訓斥了3分鐘,孩子就垂頭耷耳地聽著。來來往往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來購買早點,有些家長說,你看看,別學他啊。這是你們班的嗎?小聲議論著,可想而知,那天早上這個孩子的心理陰影。
我們的家長為什么常常覺得打罵孩子沒有效果,就是過分使用了打罵的權(quán)利,讓孩子對打罵教育無感了。并且訓斥、批評常常是不分場合和時間的,想起來就會批評一頓。孩子的自尊心沒有得到保護,反而被無限擴大進行羞辱,時間一長,就成了家長眼中的油鹽不進的小孩。那么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隱私,做錯了一件事,本來就很丟人,家長應(yīng)該和孩子在私密的空間,比如臥室、小書房,面對面誠懇地溝通問題的根源。這樣才能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2、揪出嚴重的缺點,并只批評這一個缺點
我們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常常令孩子不知所措。比如,僅僅是因為作業(yè)寫得慢了,家長就會以拖拖拉拉這個毛病擴展成孩子又懶,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懂事,不聽話,甚至把半年前的錯誤也拿出來講。孩子就會非常反感,到底是因為做錯了什么事?在父母眼中就變成了一無是處了。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yīng)該改變教育策略,針對孩子最嚴重的一個缺點進行糾正,只批評指正一個缺點,在糾正教育策略的階段,家長應(yīng)該對孩子的其他毛病選擇寬容的態(tài)度,堅持糾正一個問題,能夠讓孩子認清楚錯誤缺點的嚴重性。家長切忌重提舊事,不能通過一個問題去放大多個問題。
3、家長要正確表達情緒,每一次管教行為都要坦誠
在管教孩子的學習問題中,家長更應(yīng)該學會控制情緒,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說要做一個“佛系家長”。正確表達情緒不是隱忍,而是有節(jié)制地釋放自己的情緒。當發(fā)現(xiàn)孩子并沒有認真聽取家長的建議和批評的時候,這就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還不起作用,如果家長持續(xù)嘮叨下去,就功虧一簣了。這時候就應(yīng)該讓孩子明白,犯錯是一件正常的事,身上有缺點,學習上有問題都很正常,只要改正了,就是一個正常的流程。爸媽也會犯錯,所以爸媽也是需要在學習和反思中避免再次犯錯。
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而這個糾正的過程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前期需要家長和孩子不斷地去磨合,相互信任的一個過程。只有家長選擇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彼此都能互相理解,才能補救之前的錯誤教育方式。關(guān)于對待孩子不好好學習,批評打罵都沒用后該怎么辦?以上幾個***家長如何看待?歡迎留言評論。
精彩內(nèi)容,敬請關(guān)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