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簡稱陜。陜西坐落華夏本地本地、黃河中流地域,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流的秦巴平地區,總表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陜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陜北、關中屬雍州、陜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地面。
陜西省時勢呈南北高、中央低,由高原、平地、平地和盆地等多耕田貌形成,個中黃土高原占全省地盤表面積的40%,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水系,超過三個氣象帶,陜北北司長城沿線屬中溫帶季風氣象,關中及陜北京大學部下暖溫帶季風氣象,陜南屬北亞熱帶季風氣象。華夏經緯度基準點地面原點和北京功夫國度授時重心坐落各省。
陜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陜北、關中屬雍州、陜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地面,縱貫南北,連通貨色,坐落華夏地輿幅員的重心區,居于黃河中流和漢江中上流,汗青長久,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雅的發源地。有西周、秦、漢、唐等14個政柄在陜西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