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賞花:圣地一、湖南省叢林植被園:木筆花、茶花;圣地二、岳麓山-橘子洲:梅花、櫻花;圣地三、瀏陽大圍山:映山紅花;圣地四、桃源桃花源:桃花;圣地五、永州陽明山:映山紅花;圣地六、湘潭盤龍大觀園:櫻花;圣地七、東江湖桃花島:桃花;圣地八、張家界武陵源:櫻花;圣地九、安仁稻田公園:黃花;圣地十、岳陽君山野生荷花:荷花。
橘子洲
史載橘洲天生于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為洪流盤旋、沙石積聚而成。原有桔洲、織洲、誓洲、泉洲四島,至清時惟有上洲、中洲、下洲三島,“望之若帶,實不貫串”。
今演化成一串長島,上為牛頭洲,中為水陸洲,下為傅家洲。橘洲以盛產(chǎn)美桔而得名。湘江水流緩慢,河道寬大,因為卑劣受洞庭湖水頂托,所以產(chǎn)生綠洲片片。
橘子洲久負(fù)大名,春來,明光瀲滟,沙鷗點點;秋至,柚黃橘紅,芳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風(fēng)戲雪,是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地方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后),長沙辟為對外盛開商埠,洲上建有英國領(lǐng)事館、長沙新關(guān)。
梅花
梅是華夏私有的保守花果,已有3000有年的運用汗青,古時青梅是代酪動作作料的,系祭奠、烹飪和捐贈等不行或缺乏的貨色。起碼在2500年前的年齡期間,就已發(fā)端引種馴化野梅使之變成家梅——果梅。1975年,華夏高新科技職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創(chuàng)造了梅核,這證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