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后臺聯系,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本暢游互聯網20年的資深用戶,在網上第一次刷到有人說“《開端》好好看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不吃安利”。
第二次刷到有人說“《開端》真的好好看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哪里來的廣告,好大的膽子,竟敢刷到我的首頁上……
但隨著首頁上安利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沒能抵抗得過臉上帶血的白敬亭的美色,于是還是點進去看了一下,發現,淦,原來是真的好好看啊。
早知道這么好看,我就不該把持自己。
一覺醒來,車要炸了
由于我已經追平了,所以以下內容難免有部分涉及劇透↓
《開端》劇如其名,趙今麥扮演的女主李詩情,會不斷回到一起公交車爆炸事故的開端。如果女主被炸死,則每次時間循環的結束,以車輛爆炸為終點,但開端卻不是唯一的。
故事的核心概念叫做“時間循環”,每一次,她都會比上一次爆炸早醒一分鐘,然后再次進入相同的狀態。女主此時還不清楚到底要如何停止循環,在一開始沒有頭緒的時候,她能想到的便是,如何在幾分鐘里脫身自救,中途下車。
***不限于:哭鬧、裝病、砸窗,但都無法阻止最終爆炸,更沒法下車。
公交車未到站點前,不可隨意停靠是常識,所以女主和非常有原則的司機交涉無果,熟練地挨了幾次炸之后,她才琢磨出一個方案:拉身邊男乘客下水,制造矛盾,逼迫司機中途停車。
于是乎,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白敬亭扮演的男主肖鶴云,被誣陷為咸豬手。
結果女主沒想到的是,這位陌生帥哥在離開公交車之后,又打了個的士,繼續往原路跑。
帥哥要是當時摸魚,或許就可以大結局了……
與此同時,女主發現,自己中途下車,并不能截斷循環,只要自己睡著,一切還會重演。為了讓白敬亭不二度變成黑敬亭,女主決定接下來要帶同樣進入時間循環的男主一起飛。
沒想到,昔日頂流白rap不太行,公交車上沒一個人買他的面子。強搶方向盤的他,被見義勇為的大哥上去就是一個抱摔,還被一旁做直播的網紅拍下來社死到底。
強行下場方案失敗后,肖鶴云和李詩情開啟了《秋詞》情侶名并肩作戰模式。根據失敗次數來說,將近有20種逃脫方案,但大致來說只有3種:
1、想辦法中途下車,雖然有一定的失敗率,但這樣兩人都能保全。問題是,如此一來,兩人會因為成為唯2幸存者,變成警方懷疑對象,而且不能終止循環。
2、想辦法影響公交車的行駛速度,使其錯開在路上和油罐車相撞的可能,之后報警。在推理了一番再做調整之后,兩人發現,導致爆炸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車上有人帶了炸彈,此路不通。
3、想辦法排查車上到底是哪個乘客帶了***,在爆炸之前解除風險。目前劇情已經進展到了這一步,但,發現了兇手,如何才能控制住兇手呢?
沒看過的姐妹可以猜猜看,嫌疑人A:帶蛇皮袋子的老農;嫌疑人B:帶高壓鍋的婦女;嫌疑人C:帶行李箱的中年男子;嫌疑人D:司機。
是游戲,更是人性
《開端》除了“時間循環”,也就是當事人不斷重新回到某個突發事件之前的循環里這個梗之外,還有另一個核心問題,就是“電車難題”。
一開始,女主是回到車上,因為她曾經嘗試只有一人逃離,但是這種選擇是終止不了循環的。男主沒有在爆炸中當場死掉,而是在醫院搶救無效時死亡,之后也進入了循環,這說明中途下車并不能終止循環。
也正是因為救下了男主,才讓她有了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結果兩人第一次結對,就在經歷信任的考驗。
李詩情因為提早經歷過循環,接受過警方問話,所以早就知道劉奕君扮演的警官實在是很難對付。而肖鶴云當時并不相信李詩情的建議,以為自己一定會獲取警方信任。
在劉奕君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中,肖鶴云才明白,李詩情早挨的幾次炸,不是白挨的。
在之后循環里,兩人又為要不要報警,再次面臨被盤問、要不要選擇拯救全車人等問題而爭辯。男主表示善良需要和能力相匹配,如果咱倆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要怎么和警方求助,就不要先去單憑一腔熱血去攪合。
而女主表示,如果咱倆都選擇事不關己,或許你也壓根不會上車,之后萬一終止循環,那就只能等后面的一車人天上飛了。人可以只選擇自救,但你沒資格去指責選擇救他人的人。
選擇趨利避害不是錯,選擇一腔孤勇也不是錯,但是救人要講究效率也要講究***,男主女主在一次次試錯里,磨合著良心與智謀的平衡。
確切來說兩人不是男性女性的思維差異,而是打工人和學生黨的思維差異。在互相了解后,肖鶴云從一開始不想置身事內,到在爆炸前一秒,條件反射地想要捂住李詩情的臉;
而李詩情也會穩當下來,接受肖鶴云在危機中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建議,兩人一塊兒去搓一頓,吃飽喝足再想怎么拯救世界這一偉大目標。
等兩人協商好,不管面臨爆炸的,是一個人還是一車人,都要回去救人的時候,更戲劇性的來了。
在試錯中,兩人覺得每個乘客都有自己生活的難處,有家里有患病老伴兒的大媽,有面臨年失業、女兒失學的中年底層人。
有被妻兒反感的殺人犯,還有先天哮喘的口罩男。
可當最新一集,兩人終于抓到到底是誰帶了炸彈的時候,全車竟然無一人選擇幫他倆,導致男主被捅傷,女主被捅死。
而女主依舊沒有放棄再試的機會,這一次,是男主終于在爆炸前殺了兇手,可是換來的是全車人更大的冷漠,甚至還多增加了恐懼和敵意。
倆主演和乘客、兇手這一段的戲都很沉浸,目前更新到的第8集,絕對可以讓白敬亭和趙今麥在履歷表上多加一欄代表作的水準。
能有這樣的效果,不僅是演員的投入,也是主創團隊確實有兩把刷子。
格局要有無限大
在《開端》沒開播之前,很多人說《開端》屬于無限流。
確切來說,《開端》屬于循環流,做比較的話,選擇寫無限流的作者,更多是塑造出“層層闖關”的模式,比如《全球高考》、《無限恐怖》……
如果以國內的影視作品為參照,《魔方大廈》和《端腦》更接近無限流的風格。
循環流也有結合異次元元素的特點,但其模式是在同一事件里,不斷回到時間段里的某個點,而非時間不斷向前,事件在不斷更新。官博也很大方,并不介意把自己和其他同類型作品做比較。
不得不說正午的官博真的好會營業,還會和大家分享其他有趣的作品,格局是拉滿了。
既然是燒腦路線的作品,在細節和道具方面一定有隱藏關。正午在這方面向來是處女座水準,你想看隱藏線索?好哇,給你看。
女主曾經說感覺有一群鳥圍著自己轉,第一次飛鳥出現在病房鏡頭里,第二次卻是出現在和男主相遇后,大橋觀爆的時候,這說明時間是像莫比烏斯環一樣在往復的,如果時間不斷向前推進,鳥群或許不會出現。
如果用0.5倍速看劇,會知道在他們發現爆炸是人為操控的那次循環里,有一個倍速看劇是無法捕捉到的鏡頭,有個高壓鍋的銷被拉動了一下下。看正午的劇不要倍速!不要倍速!
女主借口自己來大姨媽,向中年婦女搭訕,沒想到工地失業的大叔從行李箱里,拿出了一包散裝衛生巾。而這包用塑料袋裝的散裝衛生巾,是房東夫妻留在行李箱里的,月經貧困這點已經說明了大哥的女兒為何執意要退學打工。
本劇只有15集,其中大部分劇情是男女主視角,給其他人的部分,肯定做不到雨露均沾。但即使沒有畫很多時間去刻畫其他角色,也能干脆利落地刻畫出45路公交車群像:
他們或許有難堪的過去,有當下的困難,有雖然未到,但已能預見的病痛,大家都是沒多大能力的普通人,在危機來臨前,他們或許做不出當機立斷的反應,但這不代表他們罪該當死。
科幻題材最怕的是把重心全放在“如何燒腦”,而忽略人際關系上的邏輯和合理性,而正午毫不落痕跡地把女主為何一定要去救人的意圖解釋得很清楚:
不管是電車要軋向人多還是人少的那一方,那條軌道上的人是否完美,都要嘗試去救。善良確實不是廉價的美德,但是這種美德自帶著人性的智慧與圣潔,理性和邏輯都無法代替。有善良無智慧,確實有可能會壞事兒,但有智慧無善良,比前者的危害大得多。
人永遠無法僅以自己的認知去全面評價另一個人,好比前期在主角的視角里,把案情告訴警方,除了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之外,并沒有更多的進益,但在預告里,張sir的這段話,結結實實讓人淚目了。
看慣了類似題材的觀眾或許想批評,劇里有些“不必要”的劇情,但我覺得那恰好是《開端》不同于其他同類型作品的用心。
劇花了一定篇幅去描述“如何高效率報警”這個問題,如果你報過警,會知道趙今麥在劇里遭遇的那個問題非常現實,很多人第一次報警是在非常突然的狀況下發生的,一時間嘴巴跟不上腦子,白白浪費溝通時間,最后變成無效報警。
這樣的劇情我不覺得屬于“不必要情節”,這恰恰是讓一部原著體量不大,很容易變得過于清水的作品,內容的層次變得豐富的“增肥”。
把情緒拉回到人人都能接受的范疇里,讓觀眾天然地相信角色行為的合理性;劇里的老熟臉們,又會自然地讓你覺得這是再熟悉不過的世界,這,就是正午的本事。
E姐結語
我現在的心情和催更的劇粉很像,雖然《開端》一共也就15集,卻恨不得現在就想全看完。
作為現實科幻短劇,整體效果很不錯:去繁就簡,場景省錢,一輛公交車和一個警局撐起了大部分的取景,正好讓接納速度比較慢的觀眾排除不重要信息,和外面那些搞花架子的妖艷jian貨一看就不是一個路子。
比較貴的場景,可能就是那個讓李詩情小鹿亂撞的“電競***”——帥哥邀請你和他一起去***——熬夜吃泡面上網。
這劇除了引入了少被影視化的循環流題材之外,我還很喜歡角色的設定。改臺詞的老師水平很厲害,因為男主的人設很容易被寫成冷血,女主的人設又很容易被寫成圣母,而編劇老師能平衡到讓觀眾不會對其中一方產生偏見,我想這也正是“正午出品”最大的一個特點:
觀眾作為上帝視角,很容易產生審判角色行為動機的心理,而優秀的影視,可以讓觀眾去同情角色。
如果你喜歡《土撥鼠之日》、《明日邊緣》之類的作品話,不妨看看《開端》,總得來說不會讓人失望,還會收獲一些意外之喜——
你能看出杜sir是劉濤嗎?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哪些“循環流”影視作品最令你印象深刻?
來評論區說說吧~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