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為“黃山五絕”之一,備受游客推崇。黃山奇石大的是整座山峰,小的又狀若盆景,動則惟妙惟肖,靜則形神兼備。
一、黃山奇石是那七十二峰。每一座山峰都有神奇的石頭,山峰本身由奇石組合而成,更有許多美麗的名字。黃山最高峰為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之所以有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其遠觀如同綻放的蓮花。蓮花峰的核心景區玉屏樓,因形如屏風而命名,玉屏峰上的“玉屏臥佛”則是形神兼備,從眉須到鼻子、喉結,無不逼真形象,為黃山景區近年來新發現的著名奇石組合。
黃山許多山峰本身就是形象的叫法,如獅子峰、白鵝峰、駱駝峰等等,都是因為形似獅子、白鵝、駱駝等動物而命名的。
天都峰因高如云端被叫做天都峰,奇峰林立,從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解讀。“五老上天都”,因為天都峰像眾多老者結隊上山的樣子。變換一個角度,又像一只翹著尾巴正在打鳴的大公雞,所以又叫“金雞叫天門”,只有叫開了天門坎,凡夫俗子才能看到天都峰上的仙界。這都是黃山奇石的功勞。
天都峰上著名的鯽魚背、仙人把洞門等等,非常形象,也非常有名。都是游客必去欣賞的景點(天都峰和蓮花峰輪流***)。
二、黃山奇石是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動物”。整個黃山,變成滿山都是珍禽異獸的動物園,奇石隨處可見。表現在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奇石上,有的如神態逼真的人物,有的如活靈活現的動物;有的如天外飛來,有的如自然生成。
著名的“猴子觀海”,也叫做“猴子望太平”,一只非常逼真的石猴,坐在獅子峰頂,屏神靜氣望著前方,黃山美景吸引了石猴,石猴又成了游客形象而生動的景觀。
玉屏樓以東的耕云峰上,也有一塊石頭,像極了一條蠢蠢欲動的松鼠,專注于眼前的溝壑,仿佛一躍而起,就要跳過山澗,直奔對面的天都峰去找好吃的。所以叫做“松鼠跳天都”,是玉屏樓景區很有特色的一個景點。
黃山上的石頭千奇百怪,同一塊石頭,不同的游客,不同的角度,都能解讀出不同的形象。只要放飛想象,心由情生,總能發現黃山奇石的妙處。
形象逼真的海豚石有的看做是帶把的鴨梨,犀牛望月有人看做神秘的“雄起”。黃山最不缺的就是奇石,逼真的奇石使黃山變成滿山都是珍禽異獸的動物園。“烏龜爬山“、”鰲魚駝金龜”、“老鷹抓雞”、“喜鵲登梅”、“雙貓捕鼠”、“孔雀戲蓮花”等等奇石,看似平淡無奇的石頭,一經導游點破,恍然大悟,原來真的如此逼真、神奇。
三、黃山奇石是那些形神兼備的各種景物,吃的、穿的,玩的,只要你有一顆童心,黃山奇石都可以滿足你的想象力。我一直認為,那只躍躍欲跳、仰望藍天的海豚更像一個肥碩的仙桃,橫在游人的眼前,仙桃上的把兒還沒有來得及摘掉,一定是非常新鮮,甚至還含著欲滴的露珠。
西海景區的飛來石可謂黃山知名度最高的奇石,但換一個角度,更是一只巨大的蟠桃。所以因為這塊奇石,就有了“仙桃峰”這個讓人饞涎欲滴的名字。
黃山因這么眾多隨處可見的神奇石頭而更具魅力。云海奔涌中,時隱時現的山峰、溝壑、峭壁之間,總有無數奇石引發游人的奇思妙想。
大如仙桃峰、小如飛來石,形態別致,造型各異,情趣無窮。如果聯想更豐富一些,一組奇石景觀,又可以分解出多樣的奇石,如“鰲魚吃螺螄”,人們才發現,螺螄是如此逼真。
黃山奇石中仙桃最多。除了吃的,最值錢的寶貝應該是黃山三溪風景區的金元寶。也許低估了游客的想象力,近2米高的“金元寶”奇石前后都被刻上金燦燦的藝術字,一面是“黃金萬兩”,一面是“招財進寶”,使游客忍不住都想伸手摸一摸,沾一點財氣。
四、黃山奇石是那些天外來物,使黃山成為神仙的都會、人間的仙境,和神仙來一次零距離的約會。不同的石頭,不同的組合,仿佛專門為神仙準備,或者就是神仙自己配備的,或者,干脆就是仙界之物。
天都峰是仙界,蓮花峰同樣也是仙界。如果身背藥簍的“老僧采藥”還不算神仙的話,那神閑氣定的“仙人下棋”無疑是真正的神仙。而“五老上天都”,已經距離神仙只有一步之遙。“仙女繡花”、“童子拜觀音”、“達摩面壁”、“仙人把洞門”、“仙人指路”、“十八羅漢奔東海”、“仙女彈琴”等等,都已經是純粹的仙界人物了。
還有“仙人曬靴”、“夢筆生花”、“筆架峰”、“定海神針”等等,如果不是神仙之物,怎么都能存在于最為險峻的地方,分明是神仙隨手放在那里,又隨時要使用一樣。這就是黃山奇石之妙處。
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