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讀音sònɡ部首宀筆畫數7五筆PSU宋(sòng-動詞)⑴周代諸侯國名[Songstate]
桓帝時,有黃星見于楚、宋之分。——《三國小說》吾在朔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子姓。周武王滅商后,封商王紂子武庚于商舊都(今河南洋商業銀行丘)。成王時,武庚兵變,被殺,又以其地與紂的庶兄微子啟,號宋公,為宋國。戰國初年曾遷都彭城(今徐州)。紀元前286年為齊所滅。轄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江蘇、安徽之間
⑵華夏王朝名[theSongDynasty(960-1279)]。
紀元960年趙匡胤(宋太祖)代后周稱孤道寡。國號宋,建都汴京(今河南開大學封),史稱北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開封,北宋亡。次年趙構(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洋商業銀行丘)稱孤道寡后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兩宋共歷十八帝,統制第三百貨二十年(嗣同)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時號為“軍事機密四卿”。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治”,實首相之職也。——清·梁啟超《譚嗣同傳》宋儒(指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一班宋朝道學家)⑶華夏王朝名[theSongDynasty(420-479),oneoftheSouthernDynasty]。
南朝之一。
紀元420年劉裕代晉稱孤道寡,國號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紀元479年為南齊所代。共歷八帝,六十年。宋本(宋代刊刻的書本);宋網巾(指陳舊的道學家;冬烘)⑷主觀響度單元[song,aunitofloudnessofsound]
1宋即是強度為聽者聽閾上40分貝的1000赫純音的響度⑸姓。(見下)
宋(sòng-動詞)(領會。從宀(mián),從木。表白衡宇范圍有樹木。轉義:假寓)
同轉義[settledown]
宋,居也。——《說文》段玉裁注:“此義未見經傳,名子者不以國,而魯定公名宋,則必取其轉義也。”鄭令郎宋字子公。——《左傳·宣公四年》宋-sòng⑴華夏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帶。
⑵華夏王朝名:南宋。宋代。宋詞。
⑶響度單元,一宋約十分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響響度的一千倍,即是1000毫宋。
⑷姓宋姓源出有二:
1、出自子姓,以國名為氏。
2、出自少量民族改姓或賜姓而來。
歷代名士宋玉,戰國時楚人,約生於周赧王二十五年,卒於楚亡之年。因曾任蘭臺令,故亦稱為蘭臺令郎。善辭賦,作九辯、招魂。與屈原并稱為屈宋。
宋璟(663~737)唐南和人。玄宗時的名相。正直有節,稱職持正,與姚崇并稱為唐代賢相。累封至廣平郡公,進尚書右丞。性喜梅花,所作梅花賦,世所贊美。卒謚文真。
宋祁,最馳名的宋姓鴻儒。北宋馳名的文藝家、史學家。官至工部尚書。
宋慈,最早撰寫法醫撰著的人。南宋后期人。他按照歷代法醫常識和今世法律體味,寫成了華夏汗青上第一部體例的法令檢查書《洗冤集錄》,這也是寰球上最早的法醫大名著。
宋之問(656~712)字延清,一名少連,唐汾州(今山西省汾陽縣)人。武后時官尚方監丞左奉宸內部供應奉,工詩,其詩與沈佺期齊名,稱為沈宋。以媚附張易之而被貶官,后流嶺南賜死。
宋江:生卒年概略,宋鄆城人。徽宗時為盜,侯蒙知亳州,上疏請媾和之,未成而侯蒙先卒。后張叔夜擒其副魁,江乃降。
宋湘:清代墨客,字煥湘,號芷灣,嘉應州(今廣東梅州)人,為嘉慶進士。宋湘詩寫得好,書法亦佳,所***聯,多廣為傳播。著有《紅杏山房詩鈔》等。
宋王景:邢州南和(今河北)人,唐代賢相,歷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與姚崇并為名相,時稱“姚宋”,對培養開元太平頗有奉獻。
宋之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唐代墨客,以善五言詩與沈亻全期齊名,并稱“沈宋”,其詩對唐代律詩的產生和興盛頗有感化,明人輯有《宋之問集》。
宋應星:江西奉新縣人,明代科學家,所著《天工開物》共三卷十八篇,是一部我國傳統手產業和農業消費本領歸納性的科學鴻篇巨制,在國際上也感化甚巨。
宋教仁:湖南桃源人,近現代群言堂革新家,曾扶助孫中山改聯盟會為人民黨,后被袁世凱暗害于上海,年僅31歲。
宋哲元:山東樂陵人,馮玉祥五猛將之一,曾任熱河都統和陜西、察哈爾、河北省當局總統及人民黨第二十九軍軍長。
宋藹齡:(1890-1973),本籍文昌(今屬海南省),生與上海。1904年赴美利堅合眾國留洋,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1910年結業后回國,任孫中山文牘。“二次革新”波折后與父宋嘉樹去阿曼,仍任孫文牘。1914年和孔祥熙匹配。次年回國,在山西籌備家業,把持銘賢書院工作。抗日搏斗功夫與妹慶齡、美齡共通加入抗日震動,介入扶助華夏產業協作協會,構造婦女引導委員會,創造世界童子利益會,控制香港傷兵之友好協會會董事長。1947年去美利堅合眾國。1973年10月20日在紐約病故。
宋慶齡:中華群眾民主國已祖國家光榮總統宋慶齡(孫中山夫人),是馳名中外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和和共產主義的宏大兵士,是特出的國際政事震動家、中華群眾民主國特出的引導人。宋慶齡本籍是海南省文昌縣,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上海。她的父親是一位愛國人士。她結業于美利堅合眾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藝系。自1913年發端伴隨孫中山,全力于華夏革新工作,追求中華民族的獨力翻身。在近七十年的長久功夫里,過程維護臨時約法疏通(1917)、第一次大革新(1924—1927年)、第二次海內革新搏斗(1927—1937年)、抗日搏斗(1937—1945年)、翻身搏斗(1945——1949年)直到新華夏創造(1949年),她一直始終不渝地維持孫中山的革新看法,堅忍地和華夏群眾站在一道,為故國的繁榮昌盛和群眾的生存的十足快樂而殫精全力,果敢搏斗,在華夏近現代史和新穎史上,譜寫了燦爛的篇章。
宋美齡:蔣介石的夫人及應酬幫忙。廣東省文昌(今屬海南省)人。
1899年3月23日出生于上海。年少在教學英文。1910年去美利堅合眾國,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學師從。1920年回國后,加入耶穌教女子青春會震動。曾在影戲查看委員會、童法工委員會服務。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蔣介石匹配,后普遍加入應酬、政事震動,并控制少許婦女大眾、童子利益大眾的引導職務。1936年12月西安事故后,親赴西安,扶助寧靜處置。抗日搏斗功夫,曾任宇航委員會文牘長。1943年隨蔣介石加入開羅聚會,任翻譯。1948歲月表蔣介石去美利堅合眾國告急。1950年從美利堅合眾國去臺灣。1974年,人民黨第十屆五中全會賦予她“中山獎章”。1975年蔣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利堅合眾國就診、假寓。1976年曾回臺灣暫住。曾任“中華婦女反對***共同會”總統,華夏人民黨評價會總統團總統,華夏人民黨婦女處事會引導長等職。1986年10月,回臺灣加入蔣介石世紀冥壽祝賀震動。著有《西安事故》、《華夏的寧靜與搏斗》等。
宋春舫:浙江省吳興人,帝國維的表弟,劇作者、戲劇表面家,曾留洋瑞士,粗通英、德、拉丁多種筆墨,回國后任過北京大學、清華東軍政大學學熏陶。宋教師又是一位偽書家,其書齋“褐木廬”主藏海外戲劇書報,被譽為“寰球三大戲劇偽書家”之一
宋任窮:原名宋韻琴,(1909-2005)是中華群眾民主國建國長者之一,華夏群眾人民***大將,政事家。湖南省瀏陽人。華夏官方稱他為“宏大的無產階層革新家、華夏***特出引導人”。其余,宋任窮也從來控制華夏排球協會光榮總統。在長征程中任干部團政委,也是金沙江戰爭的引導員之一。在國共內亂時,任紅28軍事和政治委、軍長。抗日搏斗功夫,任129師政事部副主任。翻身搏斗功夫,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二縱政委、中國人民***華東野戰軍副政委。1949年后,歷任云南市委布告、東北局副布告、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總干部部副司長、中國***中心副文牘長,第二、第三、第七板滯產業部司長、中國***中央委員會東北局第一布告、第四、五屆世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總統、中心構造部司長等。是中國***第八屆政事局遞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心布告處布告、第十二屆政事局委員,中心參謀委員會副主任。
建國少將:宋玉林(會昌籍)、宋景華(吉水籍)、宋文、宋烈、宋慶生、宋學飛、宋治民、宋承志、宋獻璋等。之上1/3出自客家聚居地。